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已經明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馬山縣加方鄉距縣城42公里,地處大石山區、國家級貧困縣,自然環境惡劣。“三里無平川,出門便是山,山路彎又彎,半天難行十里路”。分佈有林地、石漠化土地、裸地等,森林覆蓋率受周邊人為活動影響較大,石漠化土地、裸地區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加方鄉以建設生態鄉村惠及村屯百姓為出發點,以“生態立鄉、旅遊振鄉、文化興鄉、産業強鄉、和諧建鄉”為工作目標,以文化生態鄉村建設為平臺,著力保護青山綠水,發展山區特色農業産業,推動鄉村文化生態旅遊發展,切實保護了生態環境,增加了農民收入。
一、樹立標桿,提升素質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正在大力倡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價值取向,這對於提升農民的素質和精神境界,很有針對性。
廣西馬山縣加方鄉立足“生態之鄉”的實際,根據各村特色,以局仲村為重點,以環弄拉生態文化旅遊圈村屯和特色景點為依託,打造以局仲村月亮山景區、黑山羊生態文化園為中心的文化生態旅遊區。通過創新強化街道值班督查、鄉級曝光臺(紅黑榜)、“小紅帽”整治等強有力措施,積極打造伏思、拉林2個生態精品示範屯,拉養、板老、拉傑3個生態標準示範屯等一批示範典型,為全鄉生態鄉村建設樹立標桿,最終實現生態鄉村全覆蓋,獲得廣西南寧市“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2015年第二季度工作目標專項考評第一名,榮獲廣西南寧市“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2015年第二季度“十佳鄉鎮”稱號。
二、改善環境,為民謀福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積極推動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體現著黨指引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始終不忘對人的全面發展,永遠為人民謀幸福。
廣西馬山縣加方鄉加快鄉鎮“清、新、亮、潔”建設,以此推動全鄉生態鄉村建設深入開展,改善村民人居環境。兩年來共實施了通村(屯)道路硬化項目80個共計74公里,總投資2346萬元;維修橋梁4座,總投資56萬元;實施了村屯人畜飲水工程26座,總投資596萬元。投資92.04萬元完成加方街街道亮化、綠化工程項目;加方街頭安裝了80盞嶄新的路燈,種植了200多株桂花、香樟、紫薇等樹木。該鄉還實施2015年村屯綠化項目6個,每個屯投入30萬元,種植200棵大樹和建設200平方米的公共綠化帶。幹部群眾義務植樹92000多株,種植三角梅1000多株,種植金銀花300多畝,種植核桃樹1000多畝。加方鄉黨委書記覃乃新説,“房前生態菜園、房旁生態果園、房後金銀花園、山上竹園”是該鄉著力打造的“四園模式”。
三、長效管理,美麗家園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黨強調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好道、領好航。
廣西馬山縣加方鄉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書記唐鹹興、縣長張自英在“生態鄉村活動現場動員大會”上指出建立健全並推進村屯群眾支援、配合、參與生態鄉村建設活動的長效機制的重要講話精神,出臺了《加方鄉“美麗加方·生態鄉村”活動評比表彰制度》。該制度規定,凡是通過考核被評為當季全鄉“最美村屯”的,由鄉村辦組織進行表彰;頒發流動紅旗,給予獎勵500元,連續兩次被評為“最美村屯”的在一事一議、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安排上給予優先考慮。對於被評為“環境衛生文明戶”的由鄉村辦給予頒發“環境衛生文明戶”牌,在村屯張榜公佈。《制度》還明確規定了考評工作將納入年終績效考評,評上“最美村屯”的一個給予行政村績效考評分加1分的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