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逢年終歲末,正是盤點既往得失、展望未來圖景之時。早在今年8月底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市委以“設問”的方式提出了我市改革發展“六個如何”的破局思路,即如何突破轉方式調結構難點,補齊二産“短板”,發揮三産優勢,凸顯一産特色,助推全市經濟健康持續增長;如何繼續突出項目支撐和企業主體,堅定不移地把抓項目、增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中之重,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如何更高水準地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實現“建城、治水、為民”的有機統一;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出發,精準發力、定向爆破,依靠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如何發揮開放合作的最大優勢,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廣西發展中找準南寧的定位,努力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如何做好精準扶貧,堅決打好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這是南寧城市戰略的再次提煉升級,也為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最佳的行動指南。
在當前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續寫“十二五”輝煌成就,謀劃“十三五”全新思路的關鍵時刻,全市上下更應該牢牢遵循“六個如何”的發展思路,凝心聚力、克難攻堅,推動全年各項目標順利實現,夯實未來發展基礎。本報從今日起推出年終特稿,全景式展現全市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六個如何”的思考和改革創新的實踐,希望對進一步堅定廣大幹部群眾的信心有所裨益,對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有所推動。敬請垂注。
努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南南鋁業,成為我市工業創新的“樣板”。
廣西金雨傘防水裝飾有限公司靠自主研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富士康進駐南寧後,把南寧“製造”向南寧“創造”提升。
電子資訊産業正蓬勃興起。
當前的廣西,正處在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開創“雙核驅動、三區統籌”開放發展新局面,加快實現“兩個建成”目標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改革發展的主戰場上,期待我們再立新功。
然而,新常態下的南寧,卻站在産業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上。
産業是城市經濟的根基,沒有産業支撐的城市,建得再漂亮,也是徒有其表的“空城”。南寧的發展,長期以來受困于産業結構的不平衡,工業支撐乏力,農業、服務業現代化程度較低等現狀,令廣西首府突出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環境優勢,總是難以化為跨越發展的“勝勢”。
在市委提出的“六個如何”之問當中,突破轉方式調結構難點被列為“首問”。雖是陣痛,卻不宜施以“猛藥”,而是需要治根的“綜合療法”。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協調發展的理念,其核心旨在補齊發展短板,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全面”的重要保證。
我市三大産業之間,是畫地為牢、各自為戰,還是齊頭並進、各領風騷?為此,市委提出以“補短板、強優勢、顯特色”為關鍵著力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探索一條農業為基礎、工業為支撐、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之路。
變一、二、三産業單打獨鬥為高度融合,共同匯聚發展內生原動力,這正是南寧産業發展的辯證法。
補齊二産“短板” 做大工業
最短的木板,卻決定了木桶最多能裝多少水,這就是“短板效應”。對於南寧經濟來説,工業已經成為産業發展的“短板”之痛。
如果説城市經濟依賴産業支撐,而工業就是挺起整個産業的“脊梁”。從數據上找答案,南寧近年來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脈絡有跡可循:2014年,工業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29.33%,比2010年提高2.4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全區的比例由2010年的13.43%上升到2014年的15.27%,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支撐力不斷提高。
然而在“撲克牌”的另一面,南寧工業總量仍然較小,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僅位列15位,不到廣州的1/6、長沙的1/3;佔全市經濟的比重偏低,同樣落後於全國大多數省會城市。工業企業“魚雷快艇”多,“航空母艦”少,産業集聚度不高、産業鏈不長、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低……
“短板”之痛,讓我市工業仍需負重前行。
實現全面小康,必然要求協調發展,更不能坐視經濟領域中的“短板”。
如何變“短板”為“支撐”?唯有找準“癥結”和“痛點”,對“症”下“藥”,才能“取長補短”,從量和質上提升工業産業水準,兩隻腳著地才能走得更遠。
——龍頭企業引領産業發展
“通過整合機頂盒、路由器的功能,一台電視機可以實現‘三網融合’,在觀看廣電有線電視的同時,還可以同步實現網際網路共用,傳統家電在這裡成為智慧化的家庭娛樂中心。”富士康南寧科技園的創新工廠裏,該集團研發檢測認證中心的陳博士向記者展示最新研發的一款産品,“最重要的是,産品實現本地研發、本地生産,是地地道道的南寧製造”。
微型基站僅公文包大小,功能卻相當於一台緊急通訊車;智慧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實現自由書寫的同時,無需數據線,即可實時連接Wi-Fi;智慧園區監控系統全覆蓋,實現園區盡在掌握……在創新工廠裏,一件件高技術含量的産品和設備讓記者讚嘆不已。
富士康進駐南寧後,把南寧“製造”向南寧“創造”提升。“‘南寧創造’就是在南寧本地自主研發、自主生産、培育人才、創新技術。”富士康一位負責人説,通過向科技服務領域延伸,富士康南寧科技園3年産值邁出三大步,2012年突破50億元,2013年突破100億元,2014突破200億元,今年預計仍將大幅增長。
富士康在南寧電子資訊産業領域的突破,正是龍頭工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的突出範例。
南寧工業之“短”,短在缺乏龍頭企業,主導産業缺乏“領軍人”。而如今,以富士康為龍頭的電子資訊産業正在南寧蓬勃興起,帶動一大批産業鏈輻射發展,研祥、豐達、鴻盛達、斐訊、禾田、惠科、宏信等一批電子資訊企業形成了集群效應。
2015年1月至10月,全市六大重點發展産業生物醫藥、電子資訊、鋁加工、機械裝備製造、食品加工、清潔能源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63.3%。其中,在富士康帶動下,以電子資訊産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最快,比重達到11.03%。
——創新發展給工業注入新動力
科技成就未來,創新成就夢想。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創新”同樣是南寧市工業發展繞不過去的關鍵詞。
廣西源正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開工建設,不僅創造了從投資意向到建設的高速度,自主生産的全鋁車身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年初開工、年底下線,填補南寧先進裝備製造業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空白;
廣西金雨傘防水裝飾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CPS反應粘防水卷材發明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全密封防水”成為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標誌之一;
廣西佳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先後開發生産出國內首款可支援商務文檔播發的微型投影、全球最輕並擁有超高解析度有15寸高新畫面的微型投影等多款明星産品……
補齊工業“短板”,關鍵就在於創新,把創新當作工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讓創新貫穿到工業生産的全過程。
作為南寧本土誕生的大型鋁加工企業,南南鋁近年來,立足自身優勢,在技術創新、産品創新領域屢有斬獲——
從開展車體鋁合金型材的研發,實現南寧地鐵車廂“南寧造”,到高端航太鋁合金材料——直徑1320毫米、重量超過20噸的超大規格硬鋁合金鑄錠和直徑超過8500毫米的鋁合金整體環的問世,再到4G基站散熱器鋁合金型材成功亮相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無不體現著南南鋁創新腳步的嬗變。
隨著鋁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領域轉型升級,南南鋁也在謀求改變:以鋁加工裝備産品為發展主線,強化與汽車、電子、航太航空等産業聯合,逐漸實現我市鋁深加工産業的規模化、集群化和高端化,將我市建成具有國內領先水準、以高端鋁材生産及深加工為主要特色的鋁加工産業基地。
依託全市擁有的10家國家認可實驗室、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廣西技術創新示範企業、71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自治區級研發中心等諸多創新平臺,南寧工業正在創造出更多的“南寧標桿”。
——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
曾經有人細數南寧工業産品,發現能在全國“叫得響”,讓南寧人自豪的並不多。
南寧工業製造“叫不響”,究其原因,正是缺乏核心競爭力,既不能“數一數二”,又不能“不可或缺”。
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企業品牌優勢?讓我們從一家傳統企業的蛻變發展中尋找答案。
今年5月20日,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以13.55元/股價格成功發行3744.09萬股股票,逆勢突圍,融資突破5億元,給飽受行業週期性困難和結構性困難雙重疊加的全國制糖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南糖的逆市上揚不是偶然,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提質創新的結果。
今年6月初,在首屆南寧市市長品質獎的頒獎儀式上,人們看到的3家獲獎企業中,除南糖和南南鋁這兩家傳統工業龍頭外,人們還注意到民營企業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同樣位列其中。
“通過品質的貫徹、産品的提升,我們的産品在市場上廣受歡迎,從2008年到現在,我們每年的營業額都增長20%左右,利潤快速增長。”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志軍這樣評價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之路。作為一家以農藥劑型為核心業務的農藥企業,田園生化短短幾年就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二。
“未來,我市將加快結構調整,以強鏈、補鏈、延長鏈條為切入點,促進産業集聚發展,打造全産業鏈新優勢,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要把各類資源優先配置到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機械裝備3個基礎好、條件優、潛力大的産業上去,加快打造千億元産業集群,形成産業新優勢。” 對於南寧工業“取長補短”之路,南寧市工信委主任陳世平信心十足。
發揮三産優勢做強服務業
作為廣西的首府,南寧以商貿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産業始終牢牢佔據“龍頭老大”的地位。
比外,2014年,南寧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6.9億元,佔全區比重28.15%,高於地方生産總值佔全區的比重。
比內,2014年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達到1541.67億元,對GDP的貢獻率達46.3%,佔據了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
然而,在南寧第三産業特別是服務業的“優勢”背後,實際上卻折射出優勢行業不突出,傳統服務業比重較高,大而不強,結構不合理,形成了第三産業比例“虛高”,讓本該成為城市經濟“超導體”的現代服務業只能是“看起來很美”。
如何使服務業成為打得出去的“硬拳頭”?南寧市的答案,正是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完善服務業佈局規劃,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傳統服務業提升。
——轉型升級讓傳統企業煥發新活力
服務業要做大做強,首要思“變”。
好百年國際家居建材博覽中心、五金小商品交易廣場、紡織服裝交易廣場、電商産業園、金融服務機構、蘭桂坊美食街、華南商務酒店……一走進南寧華南城,似乎你所能想像的業態他都有。
以展帶商、以商促展,以配套産業凝聚人氣,反哺核心産業做強。南寧華南城連續參與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博覽會的分會場——輕工展做得風生水起,6年來共吸引入場觀眾和專業買家累計達535.4萬人次,意向總成交金額達134.6億元人民幣。此外,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廣西(南寧)春茶節等一系列大型展會的相繼舉辦,都為華南城打響了品牌、積蓄了實力。
依託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傳統商貿業煥發了新活力。
今年“雙11”當天,南寧傳統商貿龍頭——南寧百貨利用自身實體門店及網上商城資源優勢,線上線下聯動發力,成功帶動銷售超過3000萬元,同比增長30%。光是南百美美購網上商城銷售增長230%,流量增長300%,在明年,由南寧百貨建設的南寧首家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也將正式面客。
“網際網路+”的新思維,電子商務的新活力,讓南寧傳統商貿形成了“騰籠換鳥”般的魔術魅力。隨著南寧市萬企千店電子商務推廣工程的順利實施,南寧市扶持了300家優秀企業在第三方電商平臺開設網店,8家企業成為自治區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為南寧打造“電商廣西”“電商東盟”主戰場,以及建設面向東盟區域性電商總部和集散中心奠定堅實的基礎。
——物流提速讓商品“跑”更快
“昨天剛定的包裹,沒想到今天就到了……”對於熱衷於網購的市民來説,等待包裹的“最後一公里”成為最牽腸挂肚的期待。
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已經使之成為串起現代經濟的重要鏈條。近年來,南寧依託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臨粵港澳的突出區位優勢,著力在南寧打造國際性區域交通樞紐和物流基地。
廣西海吉星農産品國際物流中心供貨商黃廷澤是經營水果批發生意的“老江湖”了,過去他深受物流運輸之“苦”:“一些東盟水果都要通過廣東轉机,浪費時間不説,一趟折騰下來,水果都成‘乾果’了。”
而他現在所在的海吉星,佈局有綜合農産品交易區、加工配送區、冷庫區、CBD服務功能區及農産品博覽中心等,交易集散、物流倉儲、商業服務、電子商務四大板塊業務為黃廷澤“解了憂”。
“現在即便是從東盟進貨也有了‘快捷通道’,本地商家和泰國的種植基地簽訂直銷合同,泰國山竹從當地採摘到南寧上市只需3天。”農産品實現國際流通,讓黃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好。
現今,我市已初步建成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江南、安吉、金橋四大物流園區,貨物運輸總量由2010年的1.92億噸增長到2014年的3.3億噸,5年間平均年增長14.5%,一個服務本市、輻射西南、對接東盟的現代物流體系逐步形成。
——“引金入邕”推進服務業現代化
現代服務業,早已脫出我們所理解的“餐廳服務員”這種“服務”概念的窠臼,成為直接服務一産、二産要素集聚的“助推器”。
通過加大“引金入邕”力度,“網際網路+金融”點燃了壯大南寧工業企業的“加速引擎”。
去年11月26日,廣西一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南寧市首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軟體公司,企業發展邁進了新的里程碑。其推出的一銘電腦作業系統V2.0新版本,更是打破了國內電腦作業系統市場由微軟一家獨大的局面。
“公司上市後通過增發成功獲得了8000萬元融資,融資難解決了,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一銘軟體董秘黃珍一語道破天機——正是這桶“金”,給了本土小企業敢於叫板“微軟”的底氣。
這一“底氣”同樣挺在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的腰板上。
博世科創始人來自校園,卻沒有囿于實驗室,而是躬耕于市場。今年2月17日,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滬深股市,在創業板上烙下廣西企業的足跡。上市後博世科股票一路飄紅,僅3個月衝上百元,漲幅高達610%……再一次證明,拿真本事做支撐,金融企業牽手工業企業,“強強融合”的以金融服務企業的路子不僅走得通,還將走得更遠。
僅僅今年,南寧市從全國範圍內引進的優秀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已在南寧市完成註冊登記的就達到了91家,比年初新增61家,其中在網貸行業排名靠前的北京宜信、上海人人貸、深圳融金寶等都在南寧設立了分公司;積極培育本地自主品牌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南寧金交所、小鵝網、善貸等本土平臺悉數登場;網際網路金融産業基地建設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已備案的企業達31家,入駐並開始運營或即將運營的企業有18家,網際網路金融呈現多種模式蓬勃發展。
“商品多了、渠道廣了、速度快了,服務是越來越到家了!”説起我市服務業逐步做強做優顯現出的新變化,家住鳳嶺的市民廖理讚嘆不已。
帶著眾多的期盼,我市服務業的發展邁入一個新的階段。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作為城市主人翁的市民不僅可以體驗到服務業發展碩果的獲得感,還將享受到高品質生活帶來的幸福感。
凸顯一産特色做優農業
在打造現代農業産業體系過程中,“農”字如何寫成“富”字?
農業企業成為致富“火車頭”,農民家庭成為現代農業“新勁旅”,傳統農業也能“觸電通網”……“通過推進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建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南寧讓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産業的增值收益。”南寧市農委主任楊敏為記者剖析了一條南寧農業發展的特色之路。
——龍頭企業帶出“産業村”
隆安縣的定典屯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蕉第一村”,是全國最大的香蕉標準化生産基地。
在新型現代農業産業發展中,定典屯村民創建了農村經濟實體與組織管理新模式,依託廣西金穗公司推行土地流轉經營及“金穗模式”,農民耕種模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實現了“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雙贏。
“我們定典屯依靠香蕉種植産業發展‘金穗農業’,不僅建起一棟棟‘香蕉樓’,還辦起了金穗生態園,我現在一年純收入3萬多元,比到外地打工強多了!”定典屯七隊隊長盧含憑一臉開心地笑著説道。
以農業龍頭企業為引領,一批批“香蕉村”“火龍果村”“香菇村”,以及花卉苗木、龜鱉養殖等特色村、産業村紛紛興起。馬山縣大力扶持馬山黑山羊養殖加工、百香果種植等特色産業;橫縣大力打造茉莉花、甜玉米生産加工等地方品牌;武鳴縣則在蔬果種植加工方面下足功夫……
截至2014年,南寧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增至183家,比2010年增加83家,其中國家級14家、自治區級39家,數量和實力繼續穩居廣西第一。
——現代農業新路越走越寬
在科技時代,“迴圈養殖、突出生態”已成為我市發展特色農業的又一大特色。
風扇不停運轉保持環境清爽,音響播放著歡快的音樂,幾乎看不到蒼蠅蚊蟲……來到桂西牛生態養殖示範基地,寬敞潔凈的牛棚令記者眼前一亮。
隆安縣廣西匯生牧業總經理黃林峰説,牛糞等排泄物通過沼氣池發酵,生成的沼氣可提供基地的日常用火,剩下的沼渣、殘渣可用來養殖蚯蚓、造生物肥、種植蘑菇等。採用這種迴圈種養模式養殖的“桂西牛”,讓牛場糞便得到完全利用,實現零排放。
迴圈養殖,突出生態。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帶來生産經營模式的變化,也推動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提升。
每逢節假日,位於南寧西郊的“美麗南方”總是遊人如織。
誰能想到,“美麗南方”這個新興的鄉村旅遊景點,當年曾是基礎條件差、道路泥濘不堪的舊村落。一個普通的村莊,“蝶變”成為遠近聞名的宜居宜業景區、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
鄉村變了,村民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美麗南方”所在的忠良屯村民們,在新興地生態旅遊熱中獲得了喜人的回報,2014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高達1萬多元。
如今,各類休閒農莊、農業觀光園、民俗風情園、農家樂在邕城大地上層出不窮,田野成為“風景”,村莊嬗變“景區”。鄉村經濟搭上旅遊快車,不僅美了鄉村,富了群眾,更帶動了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有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5家,廣西三星級以上農家樂近50家。
——農業觸“電”一“網”情深
“線上電子商務與線下商品展銷相結合,擴大了橫縣茉莉花茶的品牌效應。”在橫縣特色名優産品和旅遊文化展上,廣西一家茶業公司負責人説,當日開展的“關注官方微信,即可享受優惠”活動收穫了不少“粉絲”,展銷的茉莉花茶産品全部售罄。
“網際網路+”思維和“標準化、國際化”發展理念相對接,培育和壯大了茉莉花茶産業。僅上半年,橫縣花茶電商交易實現成交量0.96萬噸,成交額4.53億元,佔總量32%,同比增長20%。
農業“聯網”,農民不出村就能“賣全國”。興寧區五塘鎮經紀人陸堅邦今年將種植甜瓜的基地資訊做成二維碼,並印在産品外包裝上,一位山東客商正是循著二維碼的資訊找到生産基地資訊,500件甜瓜得以銷往山東。
今年,橫縣、隆安、武鳴、馬山等縣農業局與南寧電信積極推進“農技寶”等農業資訊化應用工作,助力南寧200多萬農民構建“網際網路+農業”協作新模式,通過“觸網”,讓農民走上就業創業、脫貧致富的新舞臺。
(特稿總策劃:李忠南 程小華吳海珍 本期執筆人:記者 吳海珍 吳軍 韋靜 黃駿 配圖:記者 週旋)
用改革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 一談“六個如何”開局之舉 推動南寧各項工作加快發展
本報評論員
前進的道路上從不會一帆風順,總是交織著各種問題與矛盾。對於前路的荊棘,南寧市委始終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今年8月24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市委書記王小東代表市委提出了“六個如何”的重大問題,讓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研究、思考,拿出解決良方。
“六個如何”,既是問題又是方向,直擊痛點,直面癥結,直指破解改革發展之困的關鍵,既體現了市委對全市工作的精準把握和全面思考,也必將成為全市幹部群眾穩增長、促發展的最佳行動指南。市委以“六個如何”為綱提出的各項部署,事關全市改革發展全局,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準確把握其精髓,把思想統一到加快發展上,把力量匯聚到改革創新上,統籌施策,層層傳導,把對“六個如何”的思考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結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紮實推動當前各項工作。
如今已是歲末年終,經歷3個多月的沉澱,讓我們對於破解“六個如何”有了更加清晰和審慎的思考。全市改革發展任務紛繁複雜,但“六個如何”卻準確把握住當前的主要矛盾,牢牢抓住重點工作的“牛鼻子”來實現“破局”。我們要立足“六個如何”明確的措施要求,以改革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要突破轉方式調結構難點,補齊二産“短板”,發揮三産優勢,凸顯一産特色,助推全市經濟健康持續增長;要繼續突出項目支撐和企業主體,堅定不移地把抓項目、增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中之重,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更高水準地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實現“建城、治水、為民”的有機統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出發,精準發力、定向爆破,依靠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力;要發揮開放合作的最大優勢,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廣西發展中找準南寧的定位,努力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要做好精準扶貧,堅決打好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實現上述任務目標,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特別是在新常態下,信心比黃金更珍貴,自身努力比外部環境更重要。全市各級領導幹部要準確把握我市發展的各種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敢於擔當負責,善於解決問題,敢幹事、幹成事。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突出“唯實”的標準,形成以實績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的考核評價機制,把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心思和精力聚焦到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上來,激發出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強大正能量。
如果説“六個如何”是我市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的宏觀問卷,那麼我們剛剛開始破題。現在距年底僅剩20多天時間,完成全年經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千頭萬緒,全市上下都要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高度自覺,樹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憂患意識,強化在科學發展前提下能快就不要慢的進取意識,努力實現各項工作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為“十二五”收好官,為“十三五”開好局,給南寧的美好明天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激發“三大引擎”促經濟加速跑
——二談“六個如何”開局之舉 推動南寧各項工作加快發展
本報評論員
目前正值全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拼力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實現“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謀劃“十三五”規劃順利開局的重要機遇期,市委提出了關係南寧市經濟發展全局的“六個如何”關鍵問題,要求全市上下認真思考、深入研究,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其中,如何突破轉方式調結構難點,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問題被擺在了最首要的位置。
近年來,南寧市經濟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南寧市保持地區生産總值8.7%的增長率,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但南寧市經濟總量偏小,産業結構不優,特別是工業支撐乏力,農業、服務業現代化程度較低,仍是制約加快發展難點。如何破解這一難點,市委明確提出“補齊二産‘短板’,做大工業;發揮三産優勢,做強服務業;凸顯一産特色,做優農業”的發展思路。這一發展思路既強調三大産業各自找準著力點保持高品質高水準發展,又強調三大産業統籌協調合力推進。“補短板、強優勢、顯特色”發展思路的提出,如同啟動了南寧市經濟發展快車的“三大引擎”,要想使“快車”高速平穩地向前,全市上下就要深入研究,加強創新,強化執行力。
補齊工業“短板”,就要著力解決南寧市工業企業總體上個頭不大,産業集聚度不高、産業鏈不長、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低的問題。近年來,南寧市通過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主導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子資訊、現代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有基礎的重點産業正發揮著主要作用,如富士康、南南、中恒等一批千億級的龍頭企業正帶動形成主導産業鏈。南寧市的實踐證明:加快打造主導産業,培育龍頭企業,是補足工業“短板”的必由之路。世界經濟發展規律表明,工業化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既然做大做強工業是歷史的必然,我們就應當抱定真抓實幹、幹就幹成的信心和決心,始終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持之以恒地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工業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引擎作用。
發揮三産優勢,就要著力解決我市的傳統服務業比重較高,現代服務業尤其是金融、電子商務等産業還不夠發達的問題。南寧市服務業發展基礎較好,産值佔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在全區佔比達到28%,這是量的優勢。南寧市要發揮三産優勢,還必須把量的優勢和質的優勢結合。當前南寧市發揮三産優勢量與質的綜合優勢,就要充分利用南寧市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承接點、中國面向東盟開放開發重要城市的區位優勢,把開放開發帶來資金流、資訊流、物流轉變為推動現代金融業、現代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強勁動力。要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改造提升商貿批發、旅遊餐飲等傳統行業,推動傳統服務業擴規模、上水準。
凸顯一産特色,就要結合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著力解決農業産業結構不夠優、技術支撐不強、單位效能低、農業品牌少、經營組織化程度不高問題。近年來,南寧市涌現了以土地流轉推動農業規模經營的“金穗模式”,走立體生態農業發展道路不僅較好地解決了石漠化治理問題,而且打造了生態旅遊景區的“弄拉模式”;還有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農民積極參與的橫縣茉莉花、馬山黑山羊特色産業。這些有益的探究,對南寧市加快農業發展,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必將發揮星火作用,促進南寧第一産業凸顯特色。
目前正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籌劃的關鍵時期,也是南寧市發展換擋調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補‘短板’、強優勢、顯特色”這把激發經濟發展快車“三大引擎”的總鑰匙已然轉動,必然會實現發展動力的轉換、發展模式的創新、發展路徑的調整、發展品質的提高。
以龍頭企業帶動輻射,香蕉種植讓農民嘗到了現代農業的甜頭。
“美麗南方”農村休閒旅遊既改善了農村面貌,也增加了農民收入。
各種觀光農莊的出現,讓田野變成“風景”,村莊變成“景區。”
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傳統農業商品的路子越走越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