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趨利避害謀創新
機遇千載難逢。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和自治區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的出臺,其精髓就是“破除藩籬,開閘放水,促進體育産業發展。”
用市場機制,破“千古難題”。在投資方面,政府要舍得“讓利”。如在南國弈園的建設運營中,政府讓利(優惠地價)2800萬元,但節約了1億元的建設成本和每年600萬元的維護成本。算大賬,政府穩賺不賠。資本的“逐利”本質,決定了民營資本如果投入不能得到回報,放棄則只是時間問題。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張冬梅認為,李寧體育園與南國弈園模式得以推廣複製,至少有兩個最重要的啟示,一是政府不包辦賽事,企業自主辦得更好;二是要有一群專業的管理人才隊伍來經營體育産業。
量力而行,差異發展。“發展體育製造業,太難了。”南寧市的一位體育官員給記者講了個故事:有一位南寧老闆在福建經營體育服裝廠,規模比較大,於是邀請他回家鄉來投資。但經過考察,他放棄了,原因是廣西的綜合成本比福建大。其實,體育製造業一時發展不起來,廣西還有許多“靚牌”。廣西山清水秀生態美,是不可多得的後發優勢。對此自治區明確,把“山水牌”“民族牌”“開放牌”“融合牌”和“賽事牌”作為發展體育産業的重點,通過發展戶外運動、民族傳統體育産業、對外體育交流合作、“體育+”工程、體育競賽表演,打造出廣西的體育品牌賽事、體育産業鏈和衍生品,做大做強體育産業。
全民健身,産業富礦。“萬”字號賽事,如體育節、萬村農民籃球賽、萬人氣排球賽等,是廣西全民健身的品牌,發展潛力巨大。千萬人次參賽,就是千萬個潛在的消費者。張冬梅説,廣西全民健身的特點是“量大面廣”,是體育消費的基石。只要充分引導、培育市場,刺激群眾的健身消費需求,全民健身的産業價值不可估量。
位於黃山腳下的安徽黟縣,依託黃山的旅遊資源,成功舉辦了十屆國際山地自行車賽。去年又成立了體育旅遊公司,把體育和旅遊融合發展,舉辦體育旅遊節。山地運動、露營、戶外休閒等迅速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黟縣依託黃山辦體育,又通過體育促旅遊,名聲大振,如今黃山也要到黟縣推銷旅遊了。”觀摩過黟縣國際山地自行車賽事的張冬梅深有感觸。
中國-東盟國際汽車拉力賽、樂業天坑國際戶外挑戰賽、柳州水上狂歡節等賽事的成功舉辦,打的就是廣西特有的“五張牌”。
方針已制定,目標已明確,經驗有借鑒。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國務院《意見》指引,有自治區《實施意見》指導,廣西體育産業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