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區內通關一體化 邊民互市申報無紙化
——南寧海關兩項通關便利化改革7月1日起實施
7月1日,南寧海關全面啟動關區通關一體化、邊民互市貿易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優化監管服務,提高通關和邊民互市貿易便利化水準。
關區通關一體化改革:打破行政區域藩籬,促進北部灣一體化
7月1日,南寧海關啟動“關區通關一體化”改革,廣西企業可以選擇在廣西區內任一海關辦理報關單位海關註冊登記手續,在辦理貨物進出口時可自主選擇企業所在地或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辦理申報、納稅和查驗放行手續,形成通關全流程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作模式。
過去,廣西區內企業異地進出口貨物,一般資信企業多采用轉關模式辦理通關手續,企業往返所在地和口岸兩個海關之間辦理手續,手續相對繁瑣,報關和運輸成本偏高。實行“關區通關一體化”改革,打破了隸屬關區間的籬笆,相當於將口岸延伸至了企業門口,企業再也不用兩處跑了,廣西企業即可“足不出戶”,通過電子申報即可向所在地海關辦理申報、納稅、放行手續,實現“同城”作業效果,簡單説就是“多地通關,如同一關”。免除了轉關運輸繁瑣的監管手續和使用轉關車輛的費用,可大幅降低企業辦理跨地區貨物通關的成本。據預測,改革項目推行後企業用於場站、運輸等方面的費用可較以往降低約20%以上,可謂省時又省錢。
“關區通關一體化”改革推行後,與南寧海關已經推行的物流監管制度改革、“提前申報,貨到驗放”等改革項目疊加使用,實現本關區口岸之間、口岸與特殊監管區之間、口岸與內陸無水港之間,以及所有海關監管場所之間物流“一卡通行”的自由流動,代理報關企業也可以“一地註冊、多地報關”一改以往需要在其他海關辦理備案手續的多地備案奔波之苦,既有利於為企業節約運營成本,又有利於促進廣西區內企業生産要素的跨區自由流動,共促廣西外貿型經濟持續性發展。
邊民互市貿易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申報方式多樣簡單,通關時間更短,貿易成本更低
7月1日,南寧海關全面啟動“邊民互市貿易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參與邊民互設貿易的邊民無需攜帶任何證件即可開展海關電子化申報,無需填寫列印任何紙質單證,僅通過讀取指紋、刷卡即可實現人員、運輸工具、貨物的自主申報、自動核放,邊民互市貿易人員、貨物通關效率將大幅度提高。本次改革是在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裏火邊民互市點實施試點1個月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的,將分批逐步推廣至廣西具備條件的邊民互市貿易點(區)。
當天,在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海關申報大廳,東興市邊民楊桂華正在通過觸摸屏辦理海關申報手續,進入互市申報界面,選定成交商品等幾個項目後提交申報單,隨著“滴”的一聲,審核通過。整個申報過程不到1分鐘,改革前在太陽底下忍受高溫排隊等待申報的情況不復存在。同時,為便於文化水準不高的邊民申報,海關還在現場設置了多個人工申報窗口,免費為邊民服務;在互市區內各商鋪統一配備了指紋識別儀、申報錄入電腦等,邊民一邊選購商品、一邊即可在商鋪完成海關申報業務,省時高效。
近年來廣西邊民互市貿易呈現爆炸式增長,近三年貿易額年平均增長60%以上,2014年達328萬噸、286.1億元人民幣,參與互市邊民390.1萬人次,今年1至5月互市貿易205萬噸、163億元,同比增長86%、85%。邊民互市貿易的蓬勃發展,監管業務量繁重,對海關管理手段、作業方式、通關效率等提出更高要求。多年來,廣西邊民互市貿易均採取紙本作業、人工審核、手工操作的方式,邊民通關申報要提供身份證、互市證及申報單等多種材料,關員要逐票審核各類資料、加蓋印章等,邊民離開互市點(區)時還需遞交紙本單證、驗核貨物,期間易造成證件丟失、資料缺損或者排長隊等待通關、貨物阻滯的情況。針對這一狀況,南寧海關勇於創新、積極推進改革,於今年5月完成了“南寧海關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的開發建設,並以系統的資訊化、自動化、智慧化為依託,以全程電子化作業為核心,改造監管場所、調整作業流程、修改制度規範等,形成互市作業無紙化改革工作方案,實現流程簡化、便利邊民、管理高效、多方“共贏”。
據了解,今年5月下旬,南寧海關順利完成了對東興邊民互市貿易貿易區、裏火互市點參與互市貿易的5500余名邊民資訊、載1900多輛/艘車輛、船舶的資訊採集備案工作,同步完成了監管場所整改建設。6月1日、15日邊民互市貿易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分別在東興互市區、裏火邊民互市點試點啟動,截至6月30日,共接受邊民無紙化申報55894萬份,順利完成9.4萬噸、價值 4.4億元的互市貿易貨物的監管核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