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岸清潔海域“縮水”
6月23日,2015年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在欽州市三娘灣啟動。今年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繼續以“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廣西”為主題,重點宣傳廣西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據了解,廣西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岸線總長1628.59公里,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潔海、凈海”之一。與全國其他10個沿海省(區、市)相比,我區近岸海域環境品質較好(以22個國控監測點位計),2009年以來的6年間,有4年排名第二,僅次於海南;1年(2010年)排名第三,次於海南和山東;1年(2011年)排名第四,次於海南和河北。
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以來,北部灣經濟區城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給廣西北部灣海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環境問題及生態破壞現象漸現端倪。如:海水品質有所下降,個別重點海域環境容量不能滿足遠期經濟發展的需要。2009年以來,廣西近岸清潔和較清潔海域面積正在“縮水”,茅尾海、廉州灣重度污染海域面積正在擴大,防城港西灣局部海域水質由輕度污染向中度污染轉變,廣西海域海水品質正在下降,逐步逼近良好水準下限。
此外,海水中浮游植物異常增殖現象呈現出發生範圍大、持續時間長、影響程度加大的趨勢,赤潮/綠潮隱患明顯增多。2010年起,北海市廉州灣海域、銀灘海域每年冬季春季都爆發規模不等的綠潮。2013年廉州灣、欽州灣、三娘灣、防城港西灣、北侖河口附近海域共發生12起由藻類異常增殖引起的PH、溶解氧及葉綠素同步升高的水質異常現象,北侖河口附近海域出現了“魚浮頭”現象。2014年1~3月,廉州灣和鐵山港局部海域、2014年12月中旬至今年1月,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的近岸局部海域出現球形棕囊藻異常增殖現象,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前所未有,海水一片棕紅,對旅遊業、漁業及工業用水産生了明顯影響。
2
三大污染物影響水質
據對近岸海域各主要監測要素評價,主要污染要素為無機氮、石油類和活性磷酸鹽。
夏季,無機氮污染整體較嚴重,欽州灣、北侖河口部分海域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春季和秋季情況稍好,大部分海域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但茅尾海和北侖河口仍有局部海域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
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大部分海域活性磷酸鹽含量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廉州灣和欽州灣等港灣其含量較高。
在春、夏和秋季,絕大部分海域海水中石油類含量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夏季廉州灣、北侖河口、欽州灣部分海域劣于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春季欽州灣、北侖河口、珍珠灣和大風江口部分海域劣于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秋季欽州灣和北侖河口部分海域劣于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