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封場的城南垃圾填埋場一期,如今已變成大片草地。
對策
分類回收、科學利用是唯一齣路
城南垃圾填埋場的一二期工程,佔地共約1500畝,在建設用地緊缺的當下,在距離市區較近的地方再找下一個1500畝,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科學利用處理,基本上是唯一的出路。”黃場長説,每天送到填埋場裏的垃圾五花八門,“什麼東西都有”。含水量高、極易腐化産生異味的廚余垃圾,約佔每天填埋量的30%。如果把這部分垃圾分類處理,全部送到餐廚垃圾處理廠,填埋場的壓力將大大減輕,異味也會明顯減少。同時,經餐廚垃圾處理廠處理的垃圾,還可用於堆肥、提純製作天然氣、製作生物柴油等,進行迴圈利用。
除了廚余垃圾,生活垃圾中的飲料瓶、廢紙等可以回收利用,但因目前市民沒有進行垃圾分類,這部分隱藏的“資源”除一部分被拾荒者揀拾回收外,其餘全部被壓縮填埋到了填埋場裏。
垃圾焚燒發電是不少發達國家普遍採用的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的主要途徑。據了解,去除廚余垃圾後的垃圾,基本上全部能用於焚燒發電。焚燒後的爐渣,可製成地磚等建築材料。最終需要填埋處理的焚燒灰,一般還不到原有垃圾量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