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野果正被“馴服”
“廣西有很多獨有的野果,如桃金娘、余甘果、毛葡萄、山黃皮、雞爪果等,它們味道獨特,營養豐富,是一種珍貴資源。”梁俠強調,不過,不少野果資源極其有限,而且有明顯的大小年結果現象,産量不穩定,落果嚴重,品質差異大,要“馴服”它們可不容易。
平南縣高級農藝師黃雄芳“降服”余甘果的過程便是例子。最初,他把野生余甘果的種子撒到地裏,卻一直沒有動靜。後來,他一次次地上山採果回來播種,把地裏的溫度、濕度以及播種的月份都詳細記錄下來。
這一耗就是5年。但不管怎樣精心護理,種子就是不肯發芽,他只好把剩餘的種子拉出去倒掉。沒想到,倒掉的種子被太陽一暴曬,外殼居然裂開了!原來,余甘果的種子被一層硬殼包住,只有外殼裂開後,裏面的種子才能發芽。最後,黃雄芳終於培育出個大肉厚、産量高的余甘果新品種,被當地科委命名為“平丹一號”。該品種畝産量達4000~5000公斤,是野生余甘果的20倍以上。
目前,平南縣已有餘甘果種植基地3萬畝,産量1萬多噸,産值達3000萬元。人工培育的余甘果個頭大、口感好、營養高,被製成果脯、果醋、果酒、果茶等系列産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國家,成了外國人眼中稀奇的“洋水果”。
梁俠説,為了留住、培育這些珍稀的本土野果資源,更多的農業專家都和黃雄芳一樣,默默致力於廣西本地特色水果開發、研究。今後,那些昔日生長在荒山野嶺、田頭溝邊的野果,將會被大規模綜合開發利用,助力農民致富、市民嘗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