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個智慧牧場日前落戶南寧。在智慧牧場,每頭牛都將披上“馬甲”——二維碼,認養這些奶牛的主人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隨時隨地了解自己餐桌上的這瓶牛奶從哪來、幾點鐘擠奶、幾點鐘消毒,甚至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誰、吃的草從哪來都能一目了然。1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邕武路廣西畜牧研究所裏的智慧牧場一探究竟。
新鮮:掃二維碼可知何時擠奶
牛奶的品質問題一直困擾著消費者,很多人甚至有過這樣的想法:是否可以自己養一頭牛,自己擠奶?這樣的夢想不再是天方夜譚。廣西首家智慧牧場——壯牛智慧牧場落戶南寧。1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邕武路的廣西畜牧研究所裏的這家智慧牧場一探究竟。
當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牧場看到,10多頭水牛正在怡然自得地吃著草料,兩名擠奶工正在手工擠奶。乍一看,這裡的牛和普通的水牛並沒有什麼區別。然而,這些水牛多了別的牛沒有的馬甲——二維碼。牧場實現全程智慧化操作。
“智慧牧場是水牛奶追溯的一個示範場。”廣西壯牛水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木業總監劉漢霖説,智慧牧場最重要的創新是賣奶的模式新。一般牧場擠出的奶,是通過奶站賣給生産加工廠家。而與一般牧場不一樣的是:智慧牧場每一頭牛的擠奶權賣給了5戶家庭。這頭牛就是這5戶家庭的“寵物”,這5戶家庭每天喝的奶都是從這頭牛身上擠出來的。
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客戶可以知道自己喝的牛奶是從哪頭牛上擠出來的,還能知道幾點鐘擠奶、幾點鐘消毒、快遞公司幾點鐘配送等詳細的資訊。“客戶隨時可以通過視頻資訊採集,看到牛的生活情況。每一天我們會通過後臺把這頭牛的基本資訊發到客戶的手機上。如果這頭牛生病了,給它打了針,那麼今天就沒有牛奶供應了。”
追溯:可追源頭保證牛奶安全
有意思的是,二維碼不僅能查到牛奶是何時被擠出來的,甚至還能追溯到這頭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誰,吃的草從哪來。
“這是廣西,甚至可以説是全國首家智慧牧場。”劉漢霖説,據他們了解,包括伊利、蒙牛在內的牛奶企業,都只能追溯到牛奶從哪個牧場來,但是不能追溯到具體哪一頭牛。而智慧牧場不僅能追溯到牧場,甚至可以追溯到具體哪一頭牛。
劉漢霖説,因為目前北方很多牧場都是大型的牧場,很多都有幾千甚至上萬頭牛,很難精細地分辨出每一頭牛,且採用的是機械方式擠奶。而智慧牧場這種方式很適合廣西這種小規模的養殖。目前廣西1.7萬養殖戶裏,很多養殖戶都是維持養殖幾十頭、一百多頭奶牛這樣的水準。而這種狀況就給他們用這種認購代養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比如説,一個牧場300頭牛,除去後備牛、牛犢和公牛,真正擠奶的只有100多頭。把每一頭奶牛分給5個家庭,他們只需要通過少量的視頻攝像頭就可以找到客戶家裏的那頭牛來證明。
在智慧牧場,每頭牛都有編號,將裝上二維碼,大家只要掃一掃二維碼,這頭牛的父母是誰,它的族譜、生日、生活條件具體如何,多少點擠奶,擠了多少奶等都能知道。
另外,“未來我們智慧牧場的草料也可以追溯”。劉漢霖指著剛拉到的一袋袋草料説,這批草種在哪塊地裏,這塊地的資料等也能從二維碼裏掃得到。
規劃:整合打造更多智慧牧場
智慧牧場一經推出,便得到很多市民的認可。
據悉,一戶家庭的認養費用是1萬—1.5萬元/年,可以拿到300瓶牛奶,每瓶1000ml。“目前,整個智慧牧場的奶牛只有20頭,但早就被認養完了。現在還有很多市民在排隊等待認養機會。説明瞭這種模式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劉漢霖説,每個客戶都有一個賬號密碼,打開自己的賬號之後,便能用手機隨時隨地看到自己認養的牛的情況。
而智慧牧場不僅保證了消費者牛奶的品質安全,對於養殖戶來説也是一種雙贏。
“後面還將陸續建設更多的智慧牧場。”劉漢霖説,未來,私人牧場可採取連鎖加盟的方式加盟進智慧牧場,這樣,他們就不需要另外買牛建牧場。用現有的、私人的、個體的養牛戶,就可以形成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甚至更多的智慧牧場。而且私人養殖戶也可以享受這樣的利益分成。現在廣西很多養牛的是不掙錢的,很大原因是他們要自我增值,賺了錢,又要買牛進來。還有很大的流動資金花在牧草上。如果説一頭牛能賣給5戶家庭,按1.5萬元算的話,一年就可以收入7.5萬元,而這頭牛現在最大的價值也就3萬元。而且每年都有收入,錢由他們和奶農分成。
另外,草料的資金不需要奶農用現金購買,而是在最後的奶款裏結算,這樣就不需要把資金流動到草料上,也不用自己種草割草,降低了養牛的人力成本。
■精彩故事
“90後”擠奶工與奶牛的不解之緣
“對不起,我現在不能接受採訪,擠奶時牛需要安靜。”“我把牛當成自己的小孩。”在很多人的眼中,“90後”小夥子一般都熱衷於打電腦、玩遊戲,而眼前這位“90後”小夥子卻喜歡與奶牛待在一起。他的名字叫施喬譯,是壯牛智慧牧場的養殖員。
1月13日16時30分,記者在壯牛智慧牧場見到施喬譯時,他身穿一套工作服,戴著一副眼鏡。很難想像,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他擠起奶來卻那樣嫺熟。
隔著欄杆,記者問他:“小夥子,我們可以採訪一下你嗎?”
“噓,小聲一點,擠奶時要給牛一個安靜的環境,要不牛會不安的,你們等我擠完奶再採訪吧。”
黑黑瘦瘦的施喬譯今年才24歲,是一名不折不扣的“90後”,畢業才剛剛一年。他每天清晨5時30分開始準備工作,6時開始擠奶到9時30分結束,把奶交到廠部後就開始清洗牛欄,下午3時30分—6時又開始擠奶。
“別看擠奶動作簡單,實際上需要發力,也需要技巧。”施喬譯説,牛剛進智慧牧場第一天,真的不適應,因為原來的阿姨擠了很多年,突然換了人換了環境,牛不是很配合,會經常亂動、踢人。
“但是我們都很耐心,儘量親和地對待它,慢慢地它就會感受到你不會傷害它,就會給你擠。我經常拍拍它的屁股,摸摸它的背,就像對待自己的小孩一樣。”施喬譯説,有的人為了防止被牛的尾巴傷到,擠奶時會把牛尾巴綁起來。但是我們儘量不綁,因為這會影響牛的心情,影響以後跟牛的交流和建立感情。
面對擠奶這麼艱難的工作,施喬譯認為自己的工作並不是很辛苦:“習慣就好,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因為我習慣了,我學的又是畜牧獸醫專業。”施喬譯靦腆地説,儘管牧場的生活有點枯燥,但與牛在一起,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並觸摸到了青春的夢想,他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