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來水前南寧市民到河邊打水
三津水廠凈水池
城市中的自來水並不是自建城之日起就有的,南寧城市水務發展的歷程究竟是怎麼樣的呢?19日,記者通過對建寧水務集團走訪了解到,伴隨著南寧城市的建設發展,南寧市民飲水經歷了從邕江邊挑水飲用到後來的自來水入戶,飲用水質的標準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市內三家供水企業先後興建的13座水廠日供水能力達到139萬立方米,使南寧用水普及率達到100%。
開篇語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延續和發展的基礎,更是一座城市繁榮和強盛的重要資源。11月27日至29日第九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將在南寧舉行。屆時,來自國內外的水行業專家將齊聚一堂,共同把脈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保護、水安全保障、水生態文明等城鎮水務工作問題,就國內外先進經驗進行廣泛交流。為助力南寧水城建設,厘清水環境治理思路,本報今日起推出關注南寧水務系列報道,向您講述關於南寧城市水務發展的歷程和水環境的現狀。
從竹桶挑水到自來水入戶
南寧建寧水務集團由原來的南寧市自來水公司、南寧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組建而成,對南寧市供水、污水處理和部分排水業務實行歸口建設、運營和管理。19日,記者走入建寧水務集團,通過對舊有影像資料的參觀了解以及現場的走訪,了解了南寧水務發展的歷程。
資料顯示,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居民用水全靠人力肩挑。1934年,當時的廣西省政府委託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南寧城外商埠之南(今淩鐵村附近)建造了第一座自來水廠——南寧水廠,但供水管道僅有三條,日供水能力330立方米,專供省政府、部隊及附近機關使用。
經過80年的發展,目前,南寧共有供水企業3家,共13座自來水廠,總供水能力139萬立方米/天。其中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南寧市自來水公司)有8座水廠,總供水能力129萬立方米/天,供水範圍覆蓋南寧市六城區,供水管道總長度達2600公里,使用水普及率達100%。第二家為大沙田供水有限責任公司,第三家為水利系統供水企業。
層層把關好水質確保供水
走進位於南寧市江南區沙井鎮的三津水廠,廠長黃莉告訴記者,作為南寧市最新建設的自來水廠,三津水廠最大的特色便是實現生産現場無人值守的“三級控制”。
據介紹,三津水廠于2005年12月建成投産,一期工程設計日供水能力達20萬立方米。其供水覆蓋範圍包括了沙井大道、大學西路、五一路、白沙大道部分路段,並經南站西加壓站送往壯錦大道和經開區等區域。
邕江的水是怎麼進入千家萬戶的?黃莉介紹,首先從邕江抽取原水進入水廠的配水井,再將原水進行沉澱,然後過濾,最後濾後水經過消毒檢測合格後,就形成我們常見的自來水進入千家萬戶。
在三津水廠的自來水生産現場,記者看到偌大的廠區內空無一人,只有機器在房間裏不斷地運作。“我們有著成熟的自來水處理工藝和完善的檢測制度。三津水廠實現了‘三級控制’。即現場手動控制、單元集中控制和全廠自動控制。”黃莉介紹,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下轄8座水廠均採用成熟的“反應—沉澱—過濾”傳統凈水工藝,其中,陳村水廠、三津水廠過濾系統採用的是國內主流的汽水反沖洗濾池,實行嚴密的水質檢測的三級檢測制度,並於2007年在廣西率先執行國家飲用水新標準的106項檢測指標,2010年至今,其水質綜合合格率達100%,優於國家標準。
建污水處理廠治內河水質
“在沒有污水處理廠以前,南寧市的生活污水均隨意排入邕江等內河湖泊中。而隨著城市的逐步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激增,導致城市水質環境也越來越糟糕。”埌東污水處理廠廠長丘梅告訴記者,從1995年開始,南寧市投資籌建埌東污水處理廠,打響了南寧治理水環境的第一炮。
據介紹,2000年,南寧市第一座污水處理廠——埌東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産。經過10多年發展,廣西綠城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建成埌東污水處理廠二、三期工程,江南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武鳴縣污水處理廠,馬山縣污水處理廠等7座污水處理廠,在建的污水處理廠有五象污水處理廠和三塘污水處理廠。公司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8萬立方米,基本建立了南寧市建成區主幹管污水收集系統。目前,南寧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了85%以上,邁入了全國生活污水處理先進城市行列。
“在埌東污水處理廠一期建成的時候佔地很大,廠區也沒有做除臭處理,周圍居民對污水處理廠多有投訴。後來經過二期、三期的建設,佔地面積相對一期大幅減少,且引進了除臭設備,即使近在咫尺也聞不到臭味。”記者看到,廠區內一個個類似于蒙古包的建築,即將污水處理設備與外界隔離開來,近距離探測也並沒有任何異味。直到工作人員將門打開,濃烈的臭味才從屋內鑽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