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農民可評“職稱”了
經過培訓考核,符合條件者可頒發初、中、高級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10月20日,在興安縣準備發展柑橘規模種植的艾志裕,聽説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可進行“職稱”評定,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證書,便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表達了參評“職稱”的迫切願望。
最近,自治區農業廳印發《關於做好2014年農民培訓工作的通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管理工作開始在柳州、欽州、賀州3個市,橫縣、興安等35個縣(市、區)推進。今年全區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5萬人左右,並根據農民教育培訓情況、生産經營規模和水準,以縣級為主組織認定,對符合條件者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建立初、中、高“三級貫通”的證書制度,形成新型職業農民知識更新和晉級體系。
10月16日,興安縣界首鎮界首村委三樓,60名來自興安各村的柑橘種植大戶在上一堂主題為“我們怎麼樣才能種好地”的課。這幾天,他們在縣農業部門的組織下,進行脫産和實地培訓,內容涵蓋家庭農場發展、土地承包政策、農産品市場行銷。46歲的胡廣平是其中一員,他在界首村種植50畝蜜橘,“農民”對他來説,是一份謀生並能從中獲得成就感的職業。
職業農民,這個稱謂因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而進入公眾視野。2014年,農業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推動原來的農民培訓陽光工程全面轉型升級,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以培育生産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為目標。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副校長陳貴説,生産經營型是重點培育目標,中央財政按每人平均3000元進行補助,累計培育時間不低於15天;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按每人平均1000元進行補助,累計培育時間不少於7天。
“新型職業農民”認定,成為農民關心和期待的焦點。興安縣的培訓步伐走在全區前面,該縣興田村村幹部胡廣平告訴記者,平常有關部門組織的技術培訓很多,這次是報名最踴躍的,大家都想去評個“職稱”。為了公平,村裏根據柑橘種植面積由多到少進行安排,村幹部則主動靠後。
據了解,受訓農民在培訓結束將進行考核,合格者獲頒培訓合格證書,並記入相應學分。拿到合格證的學員可申請“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獲得認定的農民在農業補貼、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等方面,可獲得傾斜和優惠。“但這個證不是一勞永逸的。”陳貴介紹,新型職業農民證書每兩年審核一次,如主營業務達不到相關標準,或農業生産時有違法、不誠信行為,則取消資格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