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林縣把農民工工作列入扶貧攻堅重要日程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內容,以人為本,通過“‘親情熱線’暖心靈、擴建村小招子女、就業維權雙手抓”系列有力舉措,真摯關愛、真心幫助、真誠服務農民工,為幫助農民工在新時代條件下實現其“三夢”作出有益探索並抓出實實在在的成效。
為留守兒童開通“親情熱線”
“爸爸、媽媽,我在石蘭松老師家裏給你們打電話呢,國慶節、重陽節你們都沒能回家,我好想你們啊……”10月8日下午5時,剛剛下課,西燕鎮大龍洞小學刁望教學點裏,年僅8歲的小學生石崛藝通過“親情熱線”給遠在廣東打工的爸爸媽媽傾訴心裏話。石蘭松告訴筆者,這個教學點的學生父母絕大多數都外出打工,孩子們長期只能跟爺爺奶奶生活,都不同程度出現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親情熱線”
撫慰了他們稚嫩的心靈。“有些孩子之前總是沉默寡言,‘親情熱線’讓他們跟父母有了很好的溝通,性格漸漸變得開朗,學習也有了明顯進步,象小崛藝只是練字上,都比以前工整了許多……”
針對全縣有近10萬農民外出務工,近萬名孩子留在家中成為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的現狀,考慮到不少留守兒童一年甚至多年都無法與父母相見,缺乏親情關懷的現實,2013年1月起,該縣發起“愛心育苗,先鋒連線”活動,為條件較差的學校安裝電話,給留守兒童設立維繫親情的電話熱線,並適度撥付給每條熱線以“愛心”話費——“讓孩子們感到父母就在身邊”。今年以來,僅塘紅鄉就增設“愛心電話”達17部,全縣留守兒童通過“親情熱線”與父母通話達1000多人次。
讓進城農民工子弟入學
“皇周小學新教學樓將在年底動工建設啦!”這個好消息,在整個上林縣,就像長了翅膀,飛快地傳遍千家萬戶。“太好了!我們的孩子明年有望到縣城讀書啦!”西燕鎮大龍洞村的覃敏道夫婦,他們來縣城專做貼瓷磚的裝修技術活,近十年來,憑著辛勤勞動和一身好手藝收入不少,除了補貼家用,還在縣城買了房子。唯一缺憾是讀小學的兒子不能遷到縣城上學,隔三差五還得回去看小孩,現在聽到這個好消息,心裏就像灌了蜜一樣甜。而象覃敏道這樣到縣城務工的農民工家庭估計不低於300戶,他們的子女都有望在皇周小學擴建成功後於明年秋季入學。
“縣委、縣政府要將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入學難問題列入扶貧攻堅的重要日程抓出成效,力爭讓每一位進城農民工子女都能到縣城讀書!”上林縣委書記韋志鵬的表態擲地有聲。
不把外地人當外人
“馬年春節再過兩天就到了,我們20多個外地農民工要討工資過年,你們幫不幫?”今年春節前夕,來自巴馬縣的黃華伶“闖”進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時一臉焦急。“正因為你們是外地人,這個忙我們幫定了!”大隊負責人的答覆毫不含糊,頓時讓黃華伶吃下了“定心丸”。農民工們辛辛苦苦務工一年到頭,結算工錢過年天經地義。大隊特事特辦,當即趕往白圩鎮一建築工地取證核實,經過艱苦的一番法理與情理的攻心,最終促使公司法人代表如數籌足所欠農民工工錢,讓農民工們高高興興拿到工錢回家過年。
知情的勞動者都知道,縣勞動監察部門“胳膊往外拐”為外來農民工討工錢的例子遠不止一件。1至9月,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已成功調解及查處用工方拖欠工資10多起案件,為200多名農民工追討欠薪150多萬元。
幫助勞動者找到稱心工作
“多虧縣就業中心給我兒子蒙煥生找到好工作,使得他僅大半年時間就給我寄回了3萬元,我才能建起了這幢新房子啊!”9月29日,西燕鎮北林村的李阿姨喜滋滋地告訴筆者。原來,有賴縣就業網路平臺給兒子介紹的“電子工”,兒子在廣東打工每月都有近4000元收入,她已建起了三層半的樓房,明年元旦後春節前就可以圓“新房夢”。
年初,縣人社局投入10萬元用於鞏固完善全縣25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配套設施,就業服務部門採取每月定期發佈就業資訊、定點發佈就業資訊、定時反饋就業資訊“三定”辦法保證就業資訊的及時全覆蓋發佈,如每個就業服務網點每月1日和16日各發佈1期最新就業資訊,為勞動者就業積極牽線搭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