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屆美食節上的誘人美食。周家志 攝
歷屆美食節不但有美食,還有精彩表演助餐。潘浩 攝
中華精品美食聯展縱橫大江南北的口味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飲食文化不斷發展豐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種多樣,還有融合了各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傳統。本屆美食節就蒐羅了來自中華各地的美食小吃:分量厚實的東北亂燉、香甜脆口的天津大麻花、內蒙古的串烤牛羊肉、新疆的切糕烤馕葡萄幹。這還沒完,要知道這回美食節,不但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樹上蹲的水裏遊的,還有各種當地特色小吃,像福建、台灣地區流行的蚵仔煎、“棺材板”,西藏人民最愛的酥油茶、牦牛肉,江淮地區的廬陽湯包、鴨油燒餅,以及肥沃地河套平原上的燴菜、釀皮和燜面等。
北京玉泉山,北京鴨的發源地,現在已經是高樓林立,社會發展的腳步總不會停歇,時代在變遷,但美食總能保留下來,北京鴨羽毛純白色,體質健壯,生長快,肉肥味美。取一隻約3公斤重的北京鴨,不給鴨子開膛,只在鴨身上開個小洞,把內臟拿出來,然後往鴨肚子裏面灌開水,再把小洞繫上後挂在挂爐中烤。這種方法既不讓鴨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讓鴨子的皮脹開不被烤軟,烤出的鴨子皮很薄很脆,在口腔中迸發出極致的口感。挂爐有爐孔無爐門,以棗木、梨木等果木為燃料,使烤鴨帶有果木清香,這是最正宗的北京烤鴨。得益於美食節的舉辦,即使處在距北京3000公里外的南寧,也能品嘗到最地道的北京烤鴨,也讓我們體會到人類最早掌握的“烤”的烹飪方法的智慧。
距離北京不到100公里的天津,有另外一種精緻美食也將不遠千里來到南寧華南城。它用一定比例的豬肉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姜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餡料;用半發面,在搓條、放劑之後,搟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包子皮。包子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8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
來自湖北鄱陽湖的蝦遇到新鮮的豬肉,湖湘一帶的糯米散發的濃濃香味,綠豆與大米相逢磨成稀漿,倒入刷有油的鍋心,再灑上打散的蛋液。蓋上鍋蓋, 1分鐘後,即成豆皮,在豆皮上均勻地撒上適量鹽和全部糯米餡、肉餡、蝦仁餡及蔥花。將豆皮的周圍邊沿疊上米,包成方形,澆上少許豬油,同時將火開大,並將鍋中的豆皮切成小塊,一塊塊翻身,澆上豬油,起鍋即成。色艷皮薄的武漢三鮮豆皮,入口松嫩爽口,餡心鮮香,油而不膩。這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好的味覺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