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存貸比失衡後遺症開始顯現
針對一些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遠遠高出同行水準的現象,有銀行人士指出,這也是存貸比失衡後遺症開始顯現的跡象。而銀行存貸比之間的差別,也將造成理財産品收益率繼續分化。
10月31日,一位銀行內部人士透露,從今年以來廣西各家銀行存款餘額增量、貸款餘額增量的統計、排名情況來看,確實有一些商業銀行的存貸比出現倒挂、失衡的情況。比如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今年以來存款餘額增長的速度很快,達到76億元規模,但是貸款增量卻不匹配,只有29億元;而另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則相反,今年以來新增存款餘額為17億元,但是新增貸款達到了26億元。
這位人士談到,由於統計的時間是從今年年初期開始的,各家銀行的存貸比也一直處於變化狀態,目前的最新數據,客觀來説跟相關銀行近期的一些經營活動有關係。但是,從中還是可以看出一些銀行的存貸比確實出現失衡狀態。在目前銀行靠“利差”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局面下,存款多、貸款少的會出現經營成本增加的情況,這些銀行自然不會再發行大量、高收益理財産品來攬儲;反之,貸款多、存款少的,則會出現資金緊缺的難題,從而不惜以犧牲部分利潤的代價,來發行高收益率理財産品,以吸引民間資金。
“各家銀行目前理財産品收益率的高低,與其存貸比是相對應的。”另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農先生談到,合理的存貸款應該是5.5:4.5或者6:4左右,也就是説基本各佔一半,而存款量又比貸款量適當高一些。
此外,貸款結構失衡對銀行的影響也不小。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南寧有部分商業銀行的貸款結構也存在“長多短少”的尷尬,比如在城投債上的投資比例過大,20~30年的投資週期給這些銀行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