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壯繡繡娘正在細心繡圖。
一個惟妙惟肖的靈山跳嶺頭面具出價680元,一隻小巧精緻的德保麥稈花籃可賣800元,一幅半平方米左右大的馬山壯繡價值上萬元,這樣的買賣在6月8日廣西民族博物館風雨橋長廊上舉辦的“非遺”大展示裏供不應求。
當天是我國第8個“文化遺産日”,來自全區14個市近200名手工藝人以工藝製品及現場手工製作的方式,在風雨橋長廊上集中展示了全區各地獨具特色的手工技藝的精彩製作過程。記者徜徉在這個“非遺”大集市上,感受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
剛走上風雨橋,兩排神態各異、做工精緻的面具即刻吸引記者上前端詳,或英氣剛烈、或彪悍猙獰、或和藹慈祥等等,幾十個面具無一相同。向一旁的師傅問起,方知此為跳嶺頭面具。跳嶺頭是郊野祭祀中所跳的一種面具舞,流行于桂南靈山、浦北一帶,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而面具是嶺頭隊的重要標誌和最典型的道具,重形象而不重頭飾,神貌多誇張。
“一個面具最少要花4天工夫。”師傅叫商本偉,從事這個行當已近30年。從最初在紙上描摹道公頭像,到對著一套1864年成型的跳嶺頭面具反覆琢磨,再到一刀一刻、一筆一畫地動手做面具,商師傅已記不清描了多少張紙、刻了多少板材。而正是這精益求精的細工夫,帶來了好銷路,“一個面具能賣680元,挂在這的一套30個全都被預定了。”至於這門手藝如何傳下去,商師傅淡然地説:“等著願意學的人來學。”
與跳嶺頭面具的小作坊生存方式不同,同樣有著千年曆史的馬山壯繡,走的是一條跨界合作的産業發展之路。在風雨橋旁的鼓樓上,3位馬山壯繡繡娘正在細心繡圖,不少遊客駐足欣賞。色彩綺麗、構圖飽滿、形象生動。一位十七八歲的女生禁不住拿起一個樣圖,央求著繡娘教她繡上幾針。
“馬山壯繡以平繡、堆繡、打籽秀、盤繡等為主,我們還創造了麥黃盤針等技法,使壯繡的表達更豐富、細膩。”繡娘黃麗琴指著手下的一幅龍騰祥雲圖説:“以前我們的刺繡紋樣多以水波紋、太陽星芒紋、花草鳥獸為主,現在我們公司成立了設計部,融合壯族傳統圖形開發了很多時尚、雅致的圖紋,更適應市場需求。”
原來“公司+農戶”的生産模式,使馬山壯繡以傳統為根、創新為幹,長得枝繁葉茂:2011年德中文化交流年,馬山壯繡作為特邀中國民族手工藝品在德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不斷更新升級的馬山壯繡,還成為國際頂級酒店的宣傳藝術品、政府贈送禮賓的尊貴禮品等,在廣西的對外文化和商貿交流中是壯鄉的吉祥物、傳遞情感的民族文化使者。
流連在“非遺”大集市裏,五彩斑斕的壯繡、瑤秀、馬尾繡,巧奪天工的北海貝雕、德保麥稈花籃、毛南族花竹帽,還有各種精湛的手工藝製作,令遊客對八桂“非遺”的豐厚與絕美讚嘆不已。而現場一位7歲的小瑤妹,安靜地坐在橋欄邊上,一絲不茍地走梭穿線,織繡一條紅腰帶。她神情淡定,不懼世人的任何打量,讓人不禁聯想瑤繡這門古老的技藝,在歲月的斑駁中,歷經沖刷與考驗,遺世而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