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林秀麗)近年來,江南區積極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行“産、供、銷一體“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模式,大力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産業,多渠道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産、供、銷一體化,提高農業産業化經營水準
如何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實現增收呢?江南區圍繞“穩糧增收”目標,依託特色優勢産業,積極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産業化經營水準。2007年以來政府共投入財政扶持補貼資金42萬元,發展了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專業協會,現有會員0.3萬人,涉及花卉苗木、糧食生産、蔬菜、養殖等特色産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帶動了2.3萬餘戶參與農業産業化經營,有效提高了農民在産、供、銷環節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吳圩鎮那備村那備坡經濟能人李大鵬引導成立的盼臺歸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會員398戶。該協會利用自身優勢,推行“公司+農戶”的運作方式,把農戶從原來零散、盲目跟風的種植模式轉變為“産、供、銷一體”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模式,發展種植紅南瓜2800畝,形成了那備村的拳頭農産品。協會通過搞好紅南瓜的産前、産中、産後服務,2009年實現農戶每人平均增收1000多元。
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産業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只有提高農民素質,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才能提高農産品的競爭力。為此,江南區大力抓農民素質培訓工程,推廣應用先進實用農業技術,推廣種植農業優新品種,農民科技素質得到大幅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明顯提升,農業效益顯著增加。截止2009年,通過農廣校、陽光工程、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等農民培訓工程,江南區共培訓各類農村人才8萬多人。推廣應用了地膜覆蓋技術、甘蔗+西瓜和木薯+西瓜套種技術、蔬菜西瓜節水灌溉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10多种先進實用技術,引進推廣種植一批超級水稻品種、抗旱高糖甘蔗新品種、西甜瓜新品種、蔬菜新品種等20多個,主要農作物良種普及率達到90%以上。
隨著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在一批科技種植能手的帶動下,江南區形成了一批遠近聞名的專業村,成功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如吳圩鎮壇白村那助坡的西瓜,江西鎮同村村的紫糯玉米,吳圩鎮那備村的紅南瓜,蘇圩鎮那海村的辣椒,吳圩鎮永紅村的大白菜等;逐漸形成了糧食、糖料蔗、無公害西瓜、蔬菜、木薯等五大優勢農業産業,培育了“吳圩西瓜”、江西鎮同寧村紫糯玉米、吳圩鎮永紅村大白菜等特色品牌,農産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其中種植西瓜、糖料蔗、蔬菜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西瓜年種植面積17萬畝,産量22萬噸,産值3億元左右。糖料蔗穩定在20萬畝左右,産量100萬噸,居南寧市六城區第一位。蔬菜種植面積27萬畝,産量35萬噸。
在多渠道助民增收外,江南區還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加大農村道路建設投入,讓農民的生活、生産得到保證。城區2007年來共投資3137.23萬元,興建飲水安全工程91處,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7.1857萬人,基本解決了人飲安全問題。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江南區60個建制行政村村委全部通水泥路;共建成寬4-4.5M、厚0.15M的通坡水泥路220條,總里程573.8KM;共投入9600多萬元,其中市、城區兩級財政負擔80%,農民自籌20%;受益農民近20萬人,方便群眾出行,解決農用物資運進,農副産品外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