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開道,一路撒紙錢扔炮。12月2日,一支近百人的喪葬隊伍從邕寧區主要街道蒲津路穿街而行,殯葬活動造成道路交通堵塞,引發不少市民圍觀議論。傳統的民風民俗是傳承還是禁止?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邕寧區已經併入南寧市多年,但在一些老城區仍舊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喪葬活動,一些市民認為既擾民也與城市形象格格不入,有人認為這是傳承下來的傳統習俗,不可能一下子改變。交警部門、社區居委會、居民對此各有看法。
喪葬隊伍遊街交通受阻
當日中午,記者接到報料前往了解情況。在蒲津路汽車站附近,一輛車頭上扎黑色緞帶結成的大花小車走在最前面,後面還跟著四五輛車,其中一輛麵包車上傳出陣陣敲鑼聲和哀樂聲,在經過路口時,這輛麵包車上的人員還負責往車外扔鞭炮、撒紙錢。車隊後跟著的是二三十名扛黑色條幅、旗幌的男子及扛喪葬品的婦女,其中兩條紙扎的彩龍由4名婦女來舉起,走在最後還有十幾名手扎白巾的人員。加上車內的人,將近百人的喪葬隊伍浩浩蕩蕩走在街道上。
記者看到,由於一些路段不夠寬,喪葬隊伍時而排成一列,時而變成兩列,佔據了整個機動車道緩慢前行,因為無法超車隊伍後則堵了一些過路的車輛,有的司機看到是辦喪事的隊伍,覺得有所忌諱,只好掉頭繞道行走。
下午3時許,喪葬隊伍穿行了城區主要街道蒲津路,經過了最熱鬧的汽車站後,從新興廣場前的十字路口繞到華宏水泥廠後的銀峰路,逐漸往郊外行進。
老城區沿襲傳統喪葬儀式
當日,這支送葬遊行隊伍浩浩蕩蕩走街串巷,引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家住邕寧區政府招待所的黃小姐稱稱,在大街上見過豪華氣派的結婚車隊,但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場面”的喪葬隊伍。她同時認為,這類喪葬隊伍走街串巷與城市文明格格不入。
在邕寧,當地人把城區街道分為“上面街”和“下面街”,對於居住在上面街單位宿捨得黃小姐來説是第一次目睹這種傳統的喪葬儀式,而住下面街老城區李先生來説,對此卻已經是見慣不怪。
雖然南寧市區規劃調整後邕寧已經併入市區多年,但在老城區和平街、勝利街、漢林街一帶的老居民仍比較迷信,家裏有人過世,仍舊沿襲著一些舊的喪葬習俗,當街設堂大辦法事,甚至還佔據到人行道和機動車道上,不僅影響周邊鋪面做生意,也影響居民休息。不過誰家都難免會有白事,對此情況大家也不好去指責,只是忍一忍就算了。
家住和平三街邕寧區百貨公司宿舍李先生説,就在半個月前,自家窗口對著的勝利街一戶居民家辦法事,請來一些道公唸經做“法事”,從白天開始唸經和敲敲打打至半夜兩三點,吵一些還是能忍受,主要是四五歲的孩子聽到這種聲音害怕得睡不著。
不過李先生表示,之前見過的喪葬活動大多是居民自家門前操辦,像12月2日這種大白天上街遊行的排場,他也沒見過。有人認為這是擾民的行為並撥打了110報警,“不過110民警稱此事不好處理”。
傳統民俗是傳承還是禁止?
針對老城區仍舊沿襲的傳統喪葬活動,有關職能部門、社區居委會、居民又是如何看待?南寧交警三大隊負責內務宣傳工作的李強中隊長:喪葬白事屬於民風民俗,一些做法和法規可能會有所衝突,作為交警部門不好過多去管,主要責任是做好道路疏通工作,如果喪葬活動導致道路嚴重堵塞的話,他們會進行干涉。
城關中學王宣懿老師:對於縣城、鄉鎮、農村來説,白事是件大事,大辦白事的現象比較普遍,以前蒲廟是縣城,但現在邕寧區已經併入南寧市多年,作為城市這種傳統的迷信習俗走街過巷與城市形象不符。
和平二街112號居民邱小姐:家裏有白事有可原,但不應該影響公共秩序,最好有一個場所來舉辦,不佔道不擾民,並且盡可能把時間縮短。
轄管和平、漢林、勝利幾條街道的蒲津社居委會副主任楊參保:城鄉變化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村民變成市民,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習俗卻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需要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於街喪葬活動如有擾民的情況,他們會前去進行提醒。
邕寧區紅星社區黨總支書顏建君、支部委員范春花:我們經常對社區居民進行文明殯葬的宣傳,提倡火葬不土葬,引導社區居民群眾文明治喪。像這種當街大辦白事的情況在我們社區極少發生。
記者手記:
傳統文化需要傳承,那麼這種屬於民風民俗的喪葬文化有沒有必要徹底禁止?能否經過一定改造從而和城市文明相輔相成?比如提供一個公共的場所、一些新的公共服務,既保留傳統的喪葬文化的實質,又能使這類活動不拖城市文明的“後腿”。歡迎大家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記者 鄭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