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市日前發現一處野生水稻,專家稱其距今至少有一萬年曆史,是研究古代水稻的"活化石"。
被發現的野生水稻生長在梧州市長洲區倒水鎮東閣3組的一處山洼,生長面積約1分地,植株最高約3米,青綠色的葉子與普通水稻十分相似,但葉面大三四倍。目前這些野生水稻已經進入抽穗期,還沒有揚花。
據倒水鎮農業服務中心助理農藝師黃遠光介紹,這處野生水稻是被當地上山割松脂的農民發現的,這種野生水稻生長週期較長,一年一熟,每年3月開始生長,一直到10月下旬才成熟。
據廣西農業科學研究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陳成斌分析,這種野生水稻距今至少有一萬年曆史,屬國家二級珍稀保護植物。我國野生水稻有藥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普通野生稻等3個品種,梧州發現的屬藥用野生稻,抗病能力很強,基本上不會染病蟲害,谷穗結實率很高,一串谷穗可達近1000粒,但秕谷比例相當大,並且同一串谷穗不同時間成熟,熟一粒掉一粒。此外,這種野生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相當高,要比現代水稻高出10倍左右,即使在樹陰下也能茁壯成長。(記者梁宇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