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從江蘇宜興市的丘陵山地流出,經周鐵鎮匯向太湖。這個昔日污染嚴重的“化工之鄉”,如今河水清清,白鷺蹁躚,獲“中國最佳人居範例獎”。
6年前,周鐵鎮黨委書記裴煥良在一次幹部會上提出要爭獲“中國最佳人居範例獎”,幹部們哄堂大笑。全鎮化工産業佔比高達85%,“化工之鄉”還能成為綠色發展典範?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2007年8月12日,周鐵鎮第三化工原料廠兩位工人登上30多米高的煙囪頂,揮大錘敲掉了這個‘污染標誌物’。”裴煥良説。
緊接著,“化工之鄉”實行了密集的專項整治,先後關停109家化工企業,全鎮財政年收入驟減4000多萬元,“再痛,我們此後也沒批過一個化工項目。” 存活下來的幾家化工企業,則經歷了比關停更艱難的轉型陣痛。
曾經獨大的化工産業,已悄然淡出;取而代之的裝備製造業,正成為周鐵鎮新的頂梁柱。目前,該鎮機械裝備生産企業已達190家,固定資産原值超30億元,從業人員近萬人,其中全國“單打冠軍”型企業就有5家。
2007年盛夏,太湖因藍藻暴發引發供水危機,不少地方湖水像“醬油”一樣。“以‘湖’為鑒,可正發展觀。” 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黃莉新表示,“污染在水裏,根子在岸上。唯有鐵腕治污,發展轉型,才能讓太湖重現碧波。”
為挽回一湖清水,抽走太湖的“醬油”。6年來,無錫市累計關停“五小”和“三高兩低”企業2600多家,勸退和否決1100多個“不環保”項目;累計投入443億元,完成治理重點工程2663個;1284條河流全部建立“河長制”,所有鄉鎮生活污水實施集中處理和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
隨著持續生態治理與修復,太湖水質連續6年持續向好。2013年,無錫市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生態市”稱號,並建成全國首個生態城市群。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膾炙人口的《太湖美》,又重新回蕩在無錫人的心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