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算賬
開車一月跑1000公里 “P+R”只跑220公里
“以前開車上下班,油費還不是最心疼的,光是算算每天的停車費,就覺得肉在痛。有回加班停了個通宵,交了78元停車費,覺得心都碎了。”30歲的王先生從事房地産業,家住龍泉驛,每天單邊車程20公里。按照每月22個工作日,他開車上下班要跑880公里。加之堵車和繞行,此數字可估算為1000公里。他只有精打細算,來控制出行成本。
成都地鐵2號線開通後,王先生開始採用“開車+地鐵”的組合模式上下班,每天開車從地鐵站往返家的路程為10公里,每月220公里。每天早上7點10分,他將自己的福特福克斯車開出小區,在不堵車的情況下,10分鐘能到達地鐵行政學院站。因出發較早,王先生總能“搶”到地鐵站的配套車位,不用擔心愛車無處停放。
“停好車到坐上地鐵,大概花費15分鐘。”王先生告訴記者,只要坐上地鐵,不到40分鐘,就能進入位於春熙路附近的辦公室,“很多人認為我上班麻煩,其實一點也不”。他透露自己曾做過試驗,上班高峰期開車進城,遠沒有坐地鐵速度快,“坐地鐵挺方便的,不僅便宜還不堵車”。
除了出行方便快捷,費用也是王先生考慮的重點。“市中心停車困難,而且很貴。”他説,如果開車上班,每月僅油費和停車費將超過1500元。相比之下,乘地鐵出行成本大大降低。記者探訪地鐵站旁的停車場工作日早上9點前就停滿了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2號線成都行政學院站,看到地鐵站旁邊有4個停車場,都停滿了車。其中泊位200個左右的洪柳便民停車場,是洪柳社區為緩解市民停車難建設的暫時地鐵配套停車場。該社區主任劉德全介紹説,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P+R停車場”,因為“P+R停車場”是需要用同一張交通卡完成停車費和地鐵費用的結算。但目前市民採用的把車停在地鐵站,再坐地鐵的模式,在出行效果上,類似于“P+R停車場”鼓勵的公交出行方式。
“早上6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一般8點左右,車就停滿了。大部分人要傍晚6點才會來取車。”洪柳便民停車場的曾師傅介紹,來這裡停車的,一般都是龍泉驛方向的市民,將車開到此處再轉坐地鐵。在露天停車場停一天大概花6元,上班日幾乎全部停滿,車位難求。室內停車場2元起價,每小時加價5毛,10元封頂。
在地鐵2號線的犀浦站,同樣也有配套停車場,可停放近300輛車。停車場的周女士介紹,市民停車完畢,步行至車站換乘快鐵或地鐵非常方便,不用10分鐘便能坐上列車。這裡停車2元錢起價可停4小時,之後每小時5毛錢,停一個白天也就幾塊錢。平時工作日,9點前就停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