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費執行了32年標準無明顯提高
5到10元的獨生子女獎勵,在目前物價水準下,幾乎可以忽略。是否乾脆取消?抑或存留?已成為一個現實的尷尬問題。記者發現大多數省份目前還執行每月夫妻雙方共10元左右的低標準獨生子女費。每月5元的獨生子女保健費,曾經成為整整一代人的家庭記憶。但是,從1982年起對獨生子女家庭實行的這一獎勵政策,32年來很多省份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詳細]
- 獨生子女費咋成了“活化石”
- 觀點一,部門“私心”之果。為什麼獨生子女獎勵費30多年不變,而社會撫養費卻連年遞增呢?有政策制定本身的“漏洞”原因。觀點二,破解不能止于漲錢。作為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輔助性措施,“獨生子女保健費”的確需要漸趨提升。...[詳細]
- “睡”了30年的獨生子女費
- 每月5元的獨生子女保健費,曾經成為整整一代人的家庭記憶。但是,從1982年起對獨生子女家庭實行的這一獎勵政策,32年來很多省份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人口專家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水準的提高,獨生子女費已經失去了當初政策制定時引導群眾少生優生的實際意義,這項政策對當前年輕人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詳細]
- 當恢復獨生子女費的政策“溫度”
- 一方面是形同虛設徒具象徵意義的獨生子女費,另一方面又是隨著社會平均工資上漲而收取的鉅額社會撫養費。選擇性的決策與執行,凸顯了權力的倨傲與生硬。...[詳細]
- 評判獨生子女費可對照社會撫養費
- 評判獨生子女費,除了絕對單獨評判,更應該對照社會撫養費進行評判。社會撫養費,前身叫計生罰款,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單例計生罰款也就百八十元、幾百元,而現在,社會撫養費早已“與時俱進”,躥升到了每超生一孩數萬元、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更高的標準。作為公民的處罰或者徵收責任,社會撫養費越長越高,而作為公民的補償權益,獨生子女費卻始終沒變。這種對比,更加鮮明地凸顯了獨生子女費的尷尬,更加表達了提升獨生子女費標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詳細]
- 獨生子女費怎能三十年不變
- 32年過去了,對獨生子女的獎勵標準卻一直沒有變化,究其原因,或許和時下的計劃生育形勢有關。政策頒布之初,國家對獨生子女家庭給予比較高的獎勵,主要是倡導一種優生優育的社會氛圍。而現在,這種氛圍不僅已經大致形成,而且呈現出與獎勵政策剝離的趨勢。一方面,與居民收入掛鉤的高額社會撫養費,讓超生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另一方面,生活標準提高和育兒成本增加讓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了只生一個小孩。這意味著,是否選擇獨生不再是受獎勵政策影響,而是出於對懲罰措施的懼怕和出於生活品質的考量。...[詳細]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