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瀘溪築巢引鳳 吸引2000余名人才返鄉創業
近年來,湖南省瀘溪縣將“返鄉創業”作為提振地方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累計吸引2000余名返鄉創業人才從昔日“雁南飛”到如今的“歸雁興”,實施創業項目300余個,帶動當地群眾就業7800余人,實現群眾增收9380余萬元,2023年,瀘溪縣被評為湖南省農村創業典型縣。
昔日為國保邊關,如今勤耕建家鄉
周韓,瀘溪縣武溪鎮黑塘村人,是一名退役軍人。2018年,憑著對家鄉的熱愛和中藥材的濃厚興趣,走上了回鄉創業之路。創業之初,由於缺乏種植與行銷經驗,創業之路遍佈荊棘與坎坷,但是他憑著一股軍人特有的永不言敗的韌勁和意志,硬是創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他創立的瀚津藥業公司已成為集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還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北京市人衛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九州方圓制藥廠等國內醫藥企業達成原料供應合作協議。2024年,公司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品牌”的發展模式,年加工生産的虎杖、枳殼、杜仲、金櫻子等産品近2000噸,實現年産值564萬元,為周邊村寨77名農戶和8名脫貧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親情引鳳築新巢 敢叫巾幗勝鬚眉
瀘溪縣達嵐坪楊清花幾年前放棄在外務工高薪收入,為了親情毅然回鄉創業,辦起了工藝品小作坊,把農村留守婦女召集起來,在家門口創業致富。開始的創業艱辛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既要照顧一家老小,又要承擔加工作坊大小事務,還要外出開拓市場,但她硬是憑著女人少有的耐心和毅力堅持了下來。
2023年,她的創業基地已由原來的小作坊發展成了一家小微公司,年加工招財果、彩蛋、倣真花、金葉子等手工藝品2000多萬個,吸引周邊留守婦女100余人就地就業,幫助群眾增收50余萬元。
人才賦能激活力,鄉村振興展新顏
張海平,瀘溪縣松柏潭村人,是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23年大學畢業後,毅然回到家鄉,立志用知識改變家鄉面貌。他通過多方調研,創造性地將農業“庭院經濟”與統戰“微心願”項目相結合,推行“公司+村集體+農戶”的協同發展模式,整合農村土地、勞動力等農村剩餘資源,發展金彈子産業基地30余畝,成為湘西州最大的金彈子生産、展示和銷售基地。
目前該基地已培育有紅葫蘆、花生果等珍稀品種10余種,種苗規模突破60萬株,僅金彈子就達3萬盆。2024年,公司幫助村集體實現增收10萬元,吸納該村1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金彈子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金鑰匙”。2024年,基地還榮獲省委統戰部“百姓微心願”榮譽。
身殘志堅勵志闖,苦盡甘來有餘甜
楊偉,瀘溪縣武溪鎮朱食洞村人,是一名殘疾人,家庭成員中母親及兄弟都是殘疾人。2016年,為了改變家庭命運,他承包了本村山塘水庫及周邊田地200余畝,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由於山路崎嶇,加上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眼睛長期視物不清,經常出現跌倒受傷情況,但是為了改變貧困現狀,他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2020年,他在縣農業農村局與縣殘聯幫助下,成立了青青生態家禽養殖農場,養殖規模從以前的幾百隻發展到如今12000余只,年收入達50余萬元,成功走上了脫貧之路。
他在自己脫貧致富的同時,不忘幫助周邊的父老鄉親和殘疾人兄弟,從種苗供應、技術指導、産後銷售,及時為他們提供一條龍服務,先後帶動周邊農戶和殘疾人從事生態養殖400多戶,幫助群眾年每人平均增收8300余元。楊偉先後獲得湖南省“陽光致富帶頭人”、湖南省“自強模範”、湘西州“中國創翼”“創新創業”等榮譽。
(來源:中國網 作者:胡靈芝 謝申旺 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