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龍山保護生態活化石 為5100棵古樹名木體檢
古樹名木是“生態活化石”,近日,湖南省龍山縣組織林業技術人員,深入轄區24個鄉鎮街道,對5100顆古樹名木,進行現場巡查,定期“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並在古樹名木下方建立保護圍欄,掛牌保護,多措並舉,保護“不可再生綠色資源”。
走進紅軍長征最後出發地——龍山縣茨岩塘鎮涼水村,一棵巨大的銀杏樹生長旺盛,在群山的簇擁下,雄偉的佇立在山寨中,它見證了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戰鬥的故事,被大家稱為“紅色活古董”。龍山縣林業局茨岩塘鎮林業站長彭南科每天的工作,便是現場對銀杏樹進行現象巡查,實時登記銀杏健康生長情況。
彭南科介紹:“這是一株600多年的銀杏樹,已修了護欄,清除了枯枝落葉,進行了殺蟲、護土等維護,禁止生畜破壞。”
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龍山縣共有古樹名木5100株,分屬59科122屬211種。其中一級古樹63株,二級古樹372株,三級古樹4662株。近年來,龍山嚴格落實養護責任,科學實施搶救復壯,為5100株古樹名木建立健康檔案。通過記錄樹高、胸徑、冠幅等基本資訊,觀察樹體是否傾斜、根系是否裸露以及葉片的新梢生長量。古樹雖然具有長壽、抗性強等基因,但受樹齡、立地環境改變、氣候、地質災害、病蟲害等因素影響,仍會生病和死亡。有些古樹整體外觀完好、長勢正常,但樹榦內部已經腐爛中空。因此,及時、科學地進行“體檢”,有助於古樹保持健康生長的狀態。
(來源:中國網 作者:吳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