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湖南瀘溪:《賀龍井畔朵朵蓮》展演側記(圖)

2025-01-03 17:1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由湖南省瀘溪縣傾情奉獻的新創大型辰河高腔現代戲《賀龍井畔朵朵蓮》相繼在星城長沙和湘西大劇院精彩上演,其跌宕起伏的劇情,深情動人的演繹,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巍巍武陵,浩浩沅水,孕育了畫裏瀘溪。7800年新石器時代高廟文化、辛女盤瓠文化、巫儺文化、紅色文化、會館文化等共同鑄就了瀘溪文化的輝煌歷史。文化厚重,人傑地靈的瀘溪文化和擁有的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為瀘溪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精神文化滋養。

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瀘溪縣創作出大型辰河高腔現代戲《賀龍井畔朵朵蓮》,旨在以高腔咏唱紅色初心,弦歌奏響復興樂章。

藝抒初心,描繪紅色精神圖譜

圓月之下,賀龍井旁,逸梅們沒有等到親人的凱旋歸來,卻等來了一張張烈士證。

“弘毅他……他當年在浦市的前衛戰鬥中,就犧牲了……在賀龍井邊就是我們……最後一面啊!”

臺上吶喊融入烈火,台下掌聲伴著淚光。肝腸寸斷的悲泣聲再次戳中觀眾的淚點,現場觀眾無論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孩童,無不為浦市男兒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慷慨赴死,以生命為偉大的事業奠基而深深感動,無不為浦市女兒失去丈夫、兒子的萬分悲愴而潸然淚下。

時光回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初,賀龍駐防瀘溪縣浦市古鎮,創辦女校,賑濟災民,開啟民智,留下了賀龍井、將軍柳等紅色遺存,留下了革命的澎湃紅流。大革命失敗後,當地女校校長楊逸梅和戀人共産黨員向弘毅依然開展工作,配合回湘西的賀龍與紅軍的行動。他們鬥督學,救窮困,支前、擴紅、安撫革命烈士家屬。女校學生做鞋子支前,女孩的男友們先後參加了紅軍。留在鎮上的東潤、玉書,在面對頭懸城門的烈士犧牲,經過猶豫、迫害和鬥爭後堅定了信念,破除阻撓參加了革命。

“紅蓮不收撫恤金,要我轉上助紅軍。血海深仇圖償報,心願出自養老撫幼大義人。”婉轉動聽的高腔聲中,烈士遺孀戴紅蓮用撫恤金為紅軍購買物質,並申請入黨的實際行動揭示了“人民選擇了共産黨”的深邃內涵。

向弘毅回到浦市智鬥團防卻與愛人未謀一面,送郎參軍後的姐妹們在賀龍井旁等待、憧憬、期盼。

14年過去了。烈士遺孀為紅軍熏的臘肉已經挂滿了小山洞,劉鄧大軍的隊伍來到了瀘溪。等丈夫、等愛人的姐妹們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把一雙雙布鞋擺在賀龍井旁,請挺進大西南的解放軍收下。

《賀龍井畔朵朵蓮》帶領觀眾回首革命崢嶸歲月,感受革命精神,民族氣節,以直擊人心的藝術力量生動詮釋著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走向勝利的人間正道。

精品力作,講述瀘溪精彩故事

《賀龍井畔朵朵蓮》獲得了2024年第八屆湖南藝術節田漢新劇目獎,主演鄧七枝、鄭敏、向詞賢榮獲田漢表演獎。計劃納入2025年湖南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表演曲目。

《賀龍井畔朵朵蓮》取得的成功在於文化的力量,在於瀘溪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於瀘溪重視文化建設的深厚積累。

“九曲沅江蔥碧樹,楊柳風輕,展盡屈原浦。辛女鈿箏移盤瓠,舲船擊汰神飛去。浦市千年成市賈,好夢驚殘,剎那黃粱煮。民苦辛酸何地語,平和逸樂誰尋處?”開場曲《蝶戀花》娓娓道來瀘溪的歷史文化。賀龍、任弼時率領的紅二、六軍團突圍轉移,在浦市激戰國民黨部隊,這一片土地因革命先輩鮮血的浸染而積澱著深厚的革命歷史文化底蘊。辰河高腔被譽為東方藝術的瑰寶,戲劇的活化石,2006年,辰河高腔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鴨嘴不比雞嘴尖,哥嘴不比妹嘴甜。幾時討得甜嘴妹,吃菜不用放油鹽!”玉書瞧見東潤偷親了臘梅一口,鑽出來拍手笑著唱起了佤鄉山歌,讓人忍俊不禁。瀘溪不僅有雅的高峰,亦有俗的語言與故事,雅俗共賞的美成就了《賀龍井畔朵朵蓮》的藝術美。

“在藝術上最大的亮點,劇中所唱的高腔曲牌是純正的“浦腔浦調”,絕大部分角色的唸白,都採用了浦市一帶的方言,融入了當地的一些山歌民歌,以及一部分紅色主題歌曲。”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向彪點評。

藝術之美與精神之光帶給觀眾深深的心靈震撼。一口賀龍井,穿越沉重的歲月與深重的苦難,至今沁人心脾,映照著軍民魚水深情。井畔朵朵蓮花得滔滔沅江澆灌,有豁達之態;又得賀龍掘之古井滋養,有剛強之志,綻放著浦市兒女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湖南和平解放,劉鄧大軍從瀘溪挺進大西南,槍林彈雨中,浦市人民組織運輸隊,擔架隊支援前線。在急需輸血的時候,一個又一個浦市姐妹們挽起袖子踴躍獻血。“沒男人嗎?”“我們的男人都跟賀龍長征去了!”這鏗鏘之聲喊出了浦市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氣壯山河的革命意志。

心懷人民,書寫新時代新篇章

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是文藝創作的根本。瀘溪縣關注時代、關注現實、關注生活,深入挖掘紅色革命故事,傳承和弘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辰河高腔,將傳統戲曲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歷時9個月創作出大型辰河高腔現代戲《賀龍井畔朵朵蓮》,譜寫了瀘溪文學藝術的新篇章。

優秀的作品總是應時而生,緣情而發。瀘溪縣文旅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向方華一面思考辰河高腔的守正創新,一面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歷史深處,從賀龍駐防浦市的星火燎原到辰浦戰鬥的浴血奮戰,從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的軍民齊心到慶祝解放的載歌載舞,從“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飲水思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話題……瀘溪紅土地上的精神圖譜成為他探尋戲曲振興帶來時代新風的動力源泉。

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時期,還是民族復興的新時代,人民都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相較于其他聚焦于英雄個體的作品,《賀龍井畔朵朵蓮》更側重於展現人民群眾在革命歷程中的貢獻。”湖南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二級編劇蔣晗玉是這部劇的編劇,他表示,該劇通過生動刻畫普通民眾義無反顧送親人投身紅軍隊伍的感人場景,以及眾多無名英雄為革命事業甘願奉獻生命的壯烈畫面,深刻詮釋了人民與江山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

被觀眾讚為“太動人、太淚奔”的《賀龍井畔朵朵蓮》成功入選湖南省第八屆藝術節並斬獲大獎。

成功的花兒,滿浸著奮鬥的汗水,飽含著眾多參與人員的心血和智慧。匯聚蔣晗玉、何小維、張智勇、羅楠等藝術家的主創團隊爭分奪秒,劇本數易其稿,作品得以超常規快速成型。欠缺啟動資金,辰河高腔傳習所所長向敏謙個人墊付資金,向方華用個人信用卡支付前期排練帳單。面對辰河高腔戲需要老藝術家們挑大梁的難題時,國家級非遺辰河高腔傳承人鄧七枝不顧身患直腸癌的病情,不顧家人的勸阻,以戲勝過命的擔當出演男主角。省級非遺辰河高腔傳承人鄭敏克服帶孫子的現實困難,挑起了出演女主角的重擔。老戲骨章民權、向詞賢等人與辰河高腔傳習所10余名年輕演員齊心協力,開啟了高強度、持續數月的加班排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大家克服諸多困難,終於成就了這部現代舞臺劇中不可多得的紅色經典劇本。

“《賀龍井畔朵朵蓮》的背後,是文藝工作者們心繫人民、忘我付出的可貴精神。”看過這部大型辰河高腔現代戲的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優美的唱腔和藝術家精湛的技藝點讚。這些肯定化為動力,鼓勵瀘溪廣大文藝工作者繼續勇攀高峰,創作更多傳世精品。

(來源:中國網 作者:胡靈芝)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