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機票翻三倍 這些“黑代理”平臺真治不了?
近日,消費者韓先生向媒體反映,他通過某個第三方平臺花費3357元購買了北京至深圳的往返機票,然後登錄另一機票代理App後發現,“含稅票價”僅為1070元。
消費者通過這些代理商App買機票,本來就是圖個方便和便宜,可是沒想到千余元可以買到的機票,在代理商這裡竟然翻了幾倍,換誰遇見這樣的事也會憤怒。其實像這樣遭遇代理商背刺的案例,過去已經發生過很多。不僅是知名度不高的代理商,即便是頭部代理商,也經常被曝光“高賣”的情形。
代理商“低買高賣賺差價”的情況之所以頻頻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維權困難,換言之,消費者想對這種明顯不合理的現象取證定性,並不容易。“黑代理”給出的最常見理由,是機票價格會實時浮動,消費者就算買完票後發現有了更低的價格,代理也可以把鍋甩給航空公司,説是他們調整了價格。一個“實時浮動”,就能讓很多消費者無從申辯。
説白了,這就是代理商利用資訊不對稱渾水摸魚。機票是市場化定價,客觀上存在一定的變動,但是再怎麼變動,可以千元買的機票要花三千多,也屬於極小概率事件。如果這算“意外”,恐怕也是代理商“低買高賣”時沒掌握好分寸,暴露了其貪婪的一面。既然該代理平臺不承認賺了差價,那就有必要由監管介入,好好查一查韓先生這一單,買入價是多少,差價是不是在合理範疇。
有沒有“低買高賣”,代理商和消費者之間,多數時候都是各執一詞。代理商堅持説票價是市場化浮動,但消費者眼睜睜看到自己花了冤枉錢,怎麼能接受這樣的“市場化”?雖然説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可如果“低買高賣”成為行業慣例,消費者實際上就沒有更好的選擇。
很多消費者猜測代理商的套路是,對於新客戶,他們能真正讓利,用低價拉新;當客戶習慣了在代理商這裡買票,成了熟客之後,就有可能被“低買高賣”。只要沒高得過分,消費者可能一時還發現不了。這也就是近幾年消費者經常聲討的“殺熟”,只不過就像否認賺差價一樣,這些代理商也不會主動承認“殺熟”的存在。
因為票價資訊不透明,要消費者去證明賺差價或者殺熟的存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能寄望于監管部門。監管至少可以在兩個層面發力,其一是抓住一些典型案例,摸清代理商是否存在“低買高賣”,對於確實違規的企業,要嚴格處罰,以儆效尤;其二是暢通舉報渠道,並及時以調查回應每一個舉報,把這些舉報和處理情況公開,讓更多消費者知道哪些代理商是被舉報的常客,或許也能起到威懾作用。監管多一些努力,行業的亂象就能少幾分。(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