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讓世界認識更加真實的中國》獲讚譽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4日在海南博鰲發佈《中國遊:讓世界認識更加真實的中國》智庫報告,深入解讀中國入境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意義。報告受到海內外人士積極評價。
受訪中外專家學者表示,這份智庫報告聚焦“中國遊”蓬勃發展態勢,充分反映了中國入境旅遊便利化措施取得的積極成果,深入闡釋了“中國遊”在展現中國形象、促進國際交流、增進文明互鑒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對推動中國入境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旅遊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充分展示入境遊便利化積極成果
智庫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11月末,中國已同25個國家實現了全面免簽,先後對3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國家移民管理局出臺了110余項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政策措施,持續優化區域性入境免簽、過境免簽、口岸簽證政策,推動外籍人員來華數量不斷攀升。
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説,中國的一系列入境便利化舉措值得稱讚,是朝著全球合作與理解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會使更多國際旅行者受益。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報告通過詳實數據和豐富案例,展示中國在簽證、語言、支付、交通服務等方面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為中國入境遊事業發展提振了信心,為海外遊客來華觀光度假提供了重要參考。
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表示,中國的旅遊資源對世界遊客的吸引力是多層次的、與時俱進的。企業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遊客,推出更多不同系列的主題産品。
生動闡釋入境遊助力國家形象塑造
智庫報告指出,入境遊是國際遊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中國遊”為更多外國遊客提供了身臨其境體驗廣袤中國的機會,有助於塑造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日本滋賀縣政府國際課課長荻野大指出,智庫報告讓更多人認識到,中國的很多方面都與刻板印象不同。比如,中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還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風光。此外,遍佈全國的高鐵網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讓外國遊客在中國實現輕鬆出行,便捷支付。
在這輪“中國遊”熱潮中,無數外國遊客心懷對中國歷史古跡和傳統文化的嚮往踏足這片土地,也被隨處可見的科技成果、中國居民的美好生活、遼闊壯美的自然風景所吸引,對當代中國有了更加立體全面的認識。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副教授奧列格·季莫費耶夫認為,赴中國的外國遊客流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一些西方國家媒體傾向於從負面評價中國各方面發展,因此,外國人能獲得‘一手資訊’非常重要,入境旅遊作為展示中國軟實力工具的作用越來越大。”
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畢緒龍認為,智庫報告把全面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與外國遊客的深度體驗和評價緊密結合,把中國旅遊業高品質發展與推動全球經濟共同繁榮緊密結合,把入境遊的文化傳播功能與促進文明互鑒緊密結合,以高度文化自信對入境遊充分展示中國形象作出了生動詮釋。
入境遊高品質發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智庫報告認為,國際旅遊作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交流現象,極大促進了世界各國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伴隨著中國旅遊業發展日新月異、蓬勃向上,入境旅遊在增進不同文明包容理解、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對外開放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邵琦認為,報告深入解讀中國入境遊對“增進不同文明包容理解”價值意義,深刻揭示入境旅遊可以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關鍵渠道。
“這份報告意義重大。”波黑聯邦通訊社總編輯德揚·亞茨維奇説,傳播資訊和鼓勵旅遊合作對消除刻板印象和無知至關重要。來自世界各地越多的人了解中國及其人民,對中國的態度就會越多地發生積極改變。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世界友人在“中國遊”中感悟中華文化,了解中華文明歷史,從中更加深切地感受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俄羅斯漢學家、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教授瑪麗亞·謝梅紐克對報告中提到的“旅遊業能夠在緊張局勢下起到‘穩定劑’‘潤滑劑’的作用”觀點深表認同。她説,當今世界,時常能聽到“冷戰”“爭奪霸權”“政治競爭”等論調,在此背景下,發展旅遊業正成為中國塑造開放大國形象、展現與其他國家文化交流合作意願的重要因素。
受訪國內外專家學者認為,入境遊是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把“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推出更多便利化政策做強做優入境遊市場,有利於讓世界認識更加真實的中國,增進世界各國不同文明包容理解、交流互鑒。
(來源:新華社 記者 解園 烏夢達 陳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