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潛藏風險敲警鐘 奔赴山海,請平安歸來
近年來,戶外運動之風盛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徒步、登山、騎行、露營等活動中。而一些看似炫酷的戶外運動,其實潛藏著巨大風險,給一些缺乏風險意識的年輕人敲響了警鐘。
“太可惜了!”
10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紅十字搜救救援隊搜救組副組長歸發南從40多米長的懸崖繩降落下來,終於發現了待救援的男子。可惜的是,這個看上去20來歲的年輕人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歸發南心中十分惋惜,他能做的是把遇難者遺體完好地運送上來,交給家屬。將遺體裝進裹屍袋後,歸發南和搜救組組長將其拉上了山崖,運往山下。
據了解,這名男子于10月11日跟隨戶外俱樂部團隊,在夜裏攀爬南寧市賓陽縣的大聖山。一隊人只顧趕路,12日7時下山到半路,開始清點人數,這時才發現隊伍中少了人,於是立即回頭尋找,發現頂峰附近的地上留著一份僅吃了一口的自熱米飯,一米外是被茂密草叢遮掩的懸崖。
“可能他當時體能已經耗盡,準備吃自熱米飯補充能量,不小心踩空墜崖。”歸發南説,這支戶外探險隊伍領隊專業能力不足,參與的隊員缺乏安全救護知識,以致釀成悲劇。
近年來,戶外運動之風盛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徒步、登山、騎行、露營等活動中。有人在網路上看到一張風光秀麗的照片,就跟風前往。一些看似炫酷的戶外運動,其實潛藏著巨大風險。
今年4月,一名大學生在秦嶺冰晶頂附近失溫遇難;10月,秦嶺冰晶頂又有兩名年輕人冒雨登山遭遇不幸。這些頻頻發生的事故,給缺乏風險意識的年輕人敲響了警鐘。相關領域專家提示,戶外運動並非逛公園,對線路和環境陌生、不具備求生技能、缺乏可靠裝備、遇到不專業的領隊等因素,都有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
跟風探險的盲從者
“這是我第一次有了‘瀕死體驗’,一度以為自己從山裏出不來了,甚至連遺書都想好寫給誰了。”北京青年滿滿(化名)説。
今年6月,滿滿看到一篇公眾號的推薦文章後報名參加了某女性戶外徒步團,和50多名女性一起前往北京郊外的鰲魚溝。原計劃當天上午11點進山,下午4點下山,但進山後由於領隊帶錯了路,一行人晚上10點才出山,行程也多走了一倍。
“我們進山後沒有信號,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帶的水很快就喝完了。我陸續出現了全身發麻、喘不上氣、心率過快的情況,感覺再往上爬就會暈過去了。我躺在地上休息了一會兒,聽到前面主領隊説走錯路了,要原路返回,這意味著我們要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下再走10公里,還要摸黑爬過一個懸崖。”説起當時的情景,滿滿至今心有餘悸。
走到晚上9點,山裏開始打雷、閃電,雨越下越大,河溝裏水流湍急,滿滿崴了好幾次腳,差點滾下坡,全身濕透。帶頭的主領隊“走得飛快”,很多人都跟不上,多次出現掉隊現象。滿滿事後了解到,這個戶外徒步團的4個領隊,有3個是兼職,進山前沒有踩過點,不熟悉路線,導致走錯了路。
此事一度在網路上引發熱議。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次戶外運動中,領隊非常不專業,只是挂著領隊的名號,實際並不具備戶外運動領隊應有的職業素質。另外,行進中多次有隊員掉隊,説明該徒步團沒有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進行把關,參與者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存在不足,再加上準備不充分,沒有帶上足夠的水,不出事已是萬幸。
不只是戶外“小白”容易陷入險境,哪怕是準備充分的專業人士,進行戶外探險同樣會有風險。有著國內潛水圈“天花板”之稱、創造了277.4米亞洲洞穴潛水深度紀錄的韓颋,作為國內首位休閒水肺、自由潛水和技術潛水三棲教練,參與創建了中國科研潛水體系。2023年10月,在一次衝擊世界紀錄前的準備活動中,他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水下洞穴百米深處。專業人士尚且如此,缺乏戶外生存能力、跟風出行的年輕人更要多些理性與清醒。
今年6月,浙江台州兩名驢友橫渡溪流,兩人拉著橫貫兩岸的繩索,走到溪流中間時,被激流衝到下游,雙雙遇難。專業人士分析稱,兩人缺乏渡河知識,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導致情況轉為絕境,難以挽回。戶外運動存在諸多風險,自然災害、野生動植物侵害、人體傷病,還有迷路、溺水、滑墜等,都能將人置於險境。
記者以“徒步”為關鍵詞在某平臺上搜索出238萬條筆記;以“登山”為關鍵詞,搜索出51萬條筆記。各種照片、路線、攻略分享,以及“組隊”“找搭子”“進群”“跟團”等資訊應有盡有。記者諮詢了一名組織者,詢問線路是否安全、自己身體不太好可不可以去,對方都給予了肯定答覆,對於危險卻警示不足。
良莠不齊的帶隊者
“現在有些人連正式的公司或組織都沒有,拉個微信群收費,就敢帶人去戶外,實際上並不具備領隊應有的專業能力。”中國登山協會培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李松濤説。
李松濤介紹,目前我國戶外相關規定還不完善,對於從事團體戶外探險活動、帶團探險的領隊資質沒有明確界定,入行門檻比較低,導致很多“草臺班子”出現。行業內公認的領隊,需要具有由中國登山協會頒發的戶外指導員資質。
“戶外指導員培訓包括地形判斷、天氣判斷、導航、隊伍組織管理、裝備使用、分析與判斷、人際交流、傷病處理等20多門課程。”李松濤説,要成為一名合格、專業的領隊,不僅需要花時間培訓,還要有大量的戶外實踐經歷。據介紹,戶外指導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持有初級戶外指導員資質的人只能在單日往返的情況下帶隊,中級和高級才具有多日行程帶隊的資格。
2023年11月,廣西的霍先生在網上刷到防城港望州頂日出的美景照片,心動之下報名某俱樂部,參加夜爬望州頂活動。漆黑的夜晚,一隊人打著手電筒,只能照到身邊的草叢。30多人的隊伍裏,只有一個領隊跟在隊伍最後面,前方沒有領隊探路。
“完全感受不到領隊的存在,隊員有迷路、走失的風險都顧及不到。出發前領隊也沒有做好天氣規劃,以致夜爬時淋了雨。”霍先生説,爬到山頂後,天氣陰沉,冷風不停地吹,沒了出發前預想的觀看日出的美好體驗。
記者以遊客身份聯繫到霍先生報名的俱樂部,俱樂部有關人員表示,從南寧出發夜爬望州頂的費用是每人149元,每支隊伍人數在12人到50人之間,會配備兩個領隊,都是資深戶外人士。記者注意到,在該俱樂部的介紹裏,列出的22個領隊中,只有一個明確標注持有戶外指導員證,其餘領隊則持紅十字救護證、導遊證、田徑運動員證等,還有的領隊沒有持證標注。
國內某著名戶外運動網站列出領隊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攀登技術、營地建設等戶外運動技能,計劃與準備能力,急救與應急反應,環保意識,定位與定向能力,營養知識,熟知法律法規,溝通能力,判斷與決策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團隊管理能力。
“有的人只參加了幾次戶外徒步,就號稱自己是資深戶外人士,開始收費帶隊,這是對遊客生命安全極不負責的表現。”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專家胡爭一説。
中國探險協會發佈的《2023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425起,涉及人員1350人,受傷320人,死亡156人,失蹤26人。與2022年相比,事故總數增加53起,增長14.2%。其中登山和徒步相關事故數量位居前二,分別為156起和83起。
“由專業領隊帶隊的戶外活動,事故率遠低於‘野生’領隊。之前很多事故的發生,究其原因就在於一些人非法運營、非法帶隊,出了事找不到責任主體。這嚴重損害了戶外行業的發展。希望今後能出臺細緻的規章,厘清權責。”胡爭一説。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戶外行業
“年輕人喜歡旅遊、喜歡戶外運動是好事,通過戶外運動體驗,能強健體魄、陶冶情操。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走向戶外,表明這個行業具有廣闊前景。”南昌大學旅遊研究院院長黃細嘉説。
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中國戶外運動産業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截至2024年9月,我國共有17.7萬餘家戶外相關企業。同程旅行的數據顯示,中國戶外裝備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67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872億元。2024年上半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訂單人次比2023年上半年增長59.78%。在消費水準上,戶外運動愛好者年均消費2000元至5000元。戶外運動核心消費群體以80後、90後為主。
“目前,戶外行業市場中存在一些亂象。我國旅遊行業發展40多年,戶外運動是近20年起步的,還有很多經驗需要探索積累,作為一個處於發展初期的行業,不能因為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而過多限制、扼殺其成長的可能性。”黃細嘉説。
記者了解到,一些國家的戶外運動行業已有百年發展歷史,有不少經驗可以借鑒。比如,部分景區的報備制度:戶外團隊進入前須向景區或政府報備,告知此行的行程、線路、天數,如果超過預定天數,團隊失去行蹤消息,景區會啟動救援機制;領隊資質定期審核制度:戶外領隊資質證書具有時效性,須在年限內考試復核,否則資質會失效。
如何在整治市場亂象的同時,推動戶外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黃細嘉認為,要積極推動相關制度的完善,推動行業規範化,讓越來越多的人有信心進入這個行業,推動行業發展。
“其實,行業內很多有追求的從業者不僅積極考取戶外指導員證,還會取得營地指導員、高山指導員、救生員等多項資質,在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積極推動行業標準提高,讓行業步入專業化、規範化軌道。”李松濤説,我國戶外行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其規模、産值與其他旅行行業比較而言還比較小,對於行業出現的問題,堵不如疏,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促使其走向正規化。
李松濤建議從兩方面同時發力:在職業化領域,積極推動提高行業標準,建立完善、全面的職業人員培養體系,使其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有利於戶外運動推廣和行業發展;在非職業化領域,加大對群眾戶外安全教育普及力度,讓參與人員能有基礎的戶外安全意識和處理戶外風險的能力,提高戶外運動知識素養,讓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不要以身試險,而是有備而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謝洋 江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