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北京加大中軸線古樹群保護力度 傳承古都文化

2024-11-07 08:50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北京景山公園內,一株古槐樹吸引了匈牙利遊客彼得·圖利的目光。

這株古槐樹高聳挺拔,枝葉舒展昂揚,與身後灰瓦紅墻的古建築相映成趣。據專家推測,這株古樹的樹齡已逾千歲。

“我看了這株古槐樹的文字介紹,它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國唐代。太神奇了!”彼得·圖利不禁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位於北京老城中心的北京中軸線始建於13世紀,形成于16世紀,此後不斷完善。它縱貫老城南北,由15處遺産要素構成,是統領整個老城規劃格局的建築與遺址的組合體。

對古樹開展日常巡檢和養護、定期組織專家為古樹會診、對瀕危衰弱古樹及時開展搶救和復壯工作……近年來,在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的帶動下,經過工作人員的悉心養護,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故宮、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等六大古樹群煥發新的生機,數千株特色古樹向來往遊客講述著北京悠久的歷史。

景山公園內的壽皇殿建築群曾是清代皇家祭祖的廟堂。壽皇殿前,兩側的古樹以中軸線為軸對稱分佈,亭亭如蓋、莊嚴肅穆。

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園林科技科科長周明潔介紹,園方在修繕古建的同時,對壽皇殿的古樹同期進行了一系列復壯保護措施,比如為古樹設立圍欄、適當連通古樹間的綠地擴大古樹營養面積等。經過保護,古樹周圍的環境較以往有很大的改善,古樹保持著良好的生長態勢。

走進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南壇門外保存有遼代興國寺時期遺留的七株古柏,樹姿各異、蒼翠遒勁。緊鄰北京故宮博物院寬闊的護城河,近200棵古柏縱橫排列,遊客徜徉其間,享受悠閒時光。

“近年來,我們將古柏樹體修復技術、病蟲害生態防治、古樹生長與環境監測方法等作為專項課題加強研究,為古樹保護提供了更規範的指南。”北京市中山公園管理處園林科技科工程師唐碩説,公園與相關科研院校合作,利用先進的儀器和分析軟體,繪製古樹的“數字圖像”,為古樹研究、復壯保護等提供數據支援。

對古樹文化內涵的挖掘力度也在加大。近年來,北京加大古樹科普力度,開發“古樹觀察”小程式,吸引更多公眾關注和保護古樹。

觀察古樹、辨認樹種、畫古樹、寫自然筆記……越來越多的古樹科普親子活動,幫助孩子們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近年來,以古樹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越來越受歡迎。”北京市中山公園管理處園林科技科高級工程師張黎霞介紹,公園設立有專門的科普小屋,定期招募公眾參與公園的科普活動,“我們還設置手工製作環節,讓參與者製作古樹種子許願瓶、繪製古樹創意紀念品等。”

“這就是北京‘最美十大樹王’之一的天壇九龍柏……”北京天壇公園回音壁外,在導遊的講解下,一株600多歲的檜柏成為遊客們關注的焦點。這株古柏的樹榦上分佈著縱向的溝壑,像是有九條龍纏繞其上。

九龍柏樹榦上挂著帶有二維碼的紅色標牌,用手機掃一掃,古樹的年代、樹高、平均冠幅、歷史文化資訊等躍然眼前。在公園內的古樹檔案室,“一樹一檔”記錄著古樹的生長變化,一棵古樹的編號就好似它的“身份證號碼”。

為了平衡古樹生長和遊客遊覽,天壇公園為一些古樹去除鋪裝、“量身定制”網格狀樹篦子,增設圍欄、復壯井,破解古樹周邊土壤踩踏後的板結問題。

“天壇公園近年來對古樹的保護措施更加精細化,從形態各異的樹篦子凹槽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就是為了不壓著各種形狀的樹根。”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園林東隊副隊長王安説。

對於更密集的古樹群,天壇公園建立古樹保護小區進行整體保護,並設立監測儀器,對數十棵古樹所在的生態環境進行實時監控。

據悉,北京正不斷加大中軸線遺産點及周邊區域古樹的整體保護力度,打造古樹保護小區、古樹街巷、古樹社區等,為古樹健康生長拓展空間。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文化景觀專業委員會委員張薦碩説,“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後,北京中軸線上的古樹群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古樹群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加大對這些古樹群的保護將有利於傳承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來源:新華社 作者:羅鑫 趙旭 楊淑君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