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一景區推“流放寧古塔”旅遊項目引熱議
黑龍江省鏡泊湖景區計劃于12月啟動一個名為“流放寧古塔”的旅遊項目,該項目試圖還原清代流放犯人的歷史場景,景區方面表示,屆時遊客可佩戴枷鎖、穿囚服,體驗“流放之旅”。此項目一經推出便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稱讚其創意新穎,也有人質疑其是否妥當。
事實上,寧古塔之所以成為熱門話題,完全得益於電視劇《甄嬛傳》的虛構效應。劇中,女主角的父親被流放到寧古塔,成為劇情轉折關鍵。然而,真實的歷史遠比影視劇來得殘酷。據史料記載,古代囚犯的處境非常悲慘。《魏書·刑罰志》等文獻對當時的酷刑多有描述。北魏時期,沉重的枷鎖可達50斤,犯人須日夜戴著沉重的鐵具,寸步難行。可以想像,那些遭受流放的囚徒,其命運是何等悽慘。相比之下,景區的“流放”項目未免顯得太過輕浮,或許能帶來一時的感官刺激,卻無法讓人對歷史産生一種“同情之了解”。
誠然,以輕鬆的方式展現歷史並非全無可取之處。北京明十三陵景區曾推出“穿越明朝”體驗項目,遊客可以穿古裝、學古法、嘗美食,在輕鬆互動中了解明代文化。這種沉浸式體驗深受歡迎,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義。對於那些備受折磨的古代囚徒,應當心懷敬畏。正如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理解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將歷史矮化為遊樂項目,不僅不能教育後人,反而可能讓人麻木不仁;以“戲説”的態度售賣本地歷史文化,看似有趣,實則缺乏應有的人文關懷。
從現實角度考慮,鏡泊湖景區選擇“流放寧古塔”項目,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甄嬛傳》的熱播效應。類似情況並不鮮見。曾經,《西遊記》《還珠格格》等電視劇也帶火過不少景點。然而,當影視熱潮過去,遊客的新鮮感消退,這些景點的人氣也逐漸褪去。由此可見,單純依附影視熱點是難以實現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反觀一些成功案例,無一不是立足自身稟賦,走特色化、品質化之路。雲南石林依託喀斯特地貌,開發地質科考旅遊;江西婺源則以徽派古村落為賣點,發展文化體驗遊。這些景區不隨波逐流,而是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最終建立起了鮮明的品牌形象。景區若一味迷戀“寧古塔”式的噱頭,恐怕難以走得長遠。
事實上,鏡泊湖周邊不乏優質的旅遊資源。當地不僅擁有火山、森林等自然景觀,更有豐富的歷史人文遺存。比如,渤海國就是一個極具開發潛力的文化IP。這個興盛于698年至926年的東北古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唐朝的東亞外交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渤海文化糅合了高句麗和中原文明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些都是旅遊開發的“富礦”。景區完全可以圍繞渤海主題,打造歷史文化體驗項目、舉辦主題節慶、研發文創産品,無疑會比“流放寧古塔”更有價值和意義。只有紮根本地資源,挖掘文化內涵,景區才能在 日益內卷的旅遊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長遠發展。(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