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高舜禮:雲南應唱好度假休閒的重頭戲(圖)

2024-07-23 16:4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點睛】普洱作為具有度假休閒明顯優勢的城市,應該揚長避短、積極轉型、加快發展,在度假休閒目的地和旅遊産品建設上走在全省前列,爭取開闢新思路、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示範、做出新貢獻。


7月中旬,我應邀前往雲南普洱,考察了瀾滄、孟連、寧洱、思茅4縣區,看到近些年普洱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尤其是農旅、茶旅、咖旅融合取得不小成績。在雲南全省旅遊宣傳主題由“七彩雲南”,調整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當下,普洱旅遊發展應順應大勢,加快向度假休閒轉型,為全省旅遊發展提供新樣板。

一、度假休閒是旅遊發展大趨勢

自上世紀90年代,旅遊業界就認定從觀光旅遊向度假休閒轉變是發展趨勢,標誌就是1992年國務院批准在全國設立12個國家旅遊度假區。其中,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便在那一批之列。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富裕,度假休閒在居民出遊中佔比逐步提升,如長三角、珠三角和大城市的居民度假者日益增多;經濟狀況中等的退休人群,也在伏季和嚴冬選擇外出避暑或趨暖。隨著我國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大眾度假休閒比例還將大幅上升,就如同歐美國家的大多數居民那樣,度假將成為雷打不動的生活標配,這一大勢應是毋庸置疑的。

當前,全國度假客群大致包括:一是微度假,主要是經濟條件優渥的家庭,利用週末和節假日,到心目中的度假地小住,以京滬高鐵為例,每逢週末都滿載滿員、甚至一票難求,其中一些就是這類客群;二是自駕旅居,佔較大比重的是退休的“活力老人”,以自駕或租車方式雲遊四方,想住多久就多久,花費豐儉由人,有專業機構統計,自駕遊已佔國內旅遊70%;三是經濟型大眾度假,主要目的是夏季避暑、冬季趨暖,像候鳥一樣選擇舒適之地,或居住在異地的自購房,或租住當地民房,雖然日用花費不高,但人數眾、停留久,有的縣區動輒接待數萬人,成為大眾休閒的主力軍;四是高端度假,瞄準各地知名的特色民宿、野奢山居和優越生態,如浙江湖州莫幹山、安徽黃山獅林崖舍、新疆博州克魯格野奢營地、雲南普洱景邁山柏聯酒店等,食宿花費每間夜動輒數千元,雖然這類高端度假整體佔比不高、卻扮演了引領度假休閒的前衛和先鋒。

鋻於這種發展大勢,不少地方加快改善度假休閒條件,以精品特色民宿為代表,迅速帶動起一批鄉村度假目的地,據統計全國各類民宿約有30萬家;省市度假目的地加快成長,涌現出一批富有資源和文化特色的度假區、度假單元和度假産品,按資源類型來劃分,就有溫泉型、山地型、森林型、濱海型、河湖型、冰雪運動型、小鎮莊園型等。目前,全國省級旅遊度假區超千家;國家級度假區已近百家,包括1992年國務院審批的國家旅遊度假區12家、2015年後國家旅遊主管部門審批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85家。

二、普洱度假休閒資源得天獨厚

按照旅遊業界慣常的認識,度假休閒是高於遊覽觀光的發展階段。入夏以來,我前往了全國10多個省份,感覺氣候條件適於長期度假的並不多,或濕熱難耐、頻繁陰雨,或天氣無常、畸冷畸熱,宜人時段僅數月而已。與之相比,普洱擁有得天獨厚的度假資源:

--氣候宜人,不冷不熱。由於緯度較低、又有千多米海拔,普洱氣候四季溫和,宜人程度遠不止“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就連省內人士都説,普洱氣候之舒適勝過春城。

--綠水青山,終年青翠。由於地處北回歸線上,普洱全市生態環境優良,常年綠色蔥蘢、四季鮮花,既無江南地區的冬日蕭瑟、潮濕陰冷,更無黃河以北大半年的枯樹荒草、霜雪嚴寒。

--民族聚居,文化豐饒。普洱常住人口234萬,少數民族佔61.2%;全市下轄10縣區,9個為民族自治縣,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瑤族等。多民族的文化交融、濃郁的民俗民風,成為寶貴的文旅資源。瀾滄縣老達保村民小組,就是國家級非遺《牡帕密帕》、《拉祜族蘆笙舞》傳承地,村民組建的演藝公司10年演出1400余場,接待遊客近15萬人次。

--茶咖飄香,果蔬豐碩。普洱全市種植茶葉200多萬畝,毛茶産量15萬噸,綜合産值450億元;種植咖啡近70萬畝,生豆産量近6萬噸,綜合産值55億元;引種的牛油果是名優果品,其中的孟連縣種植近11萬畝,鮮果産量近2萬噸,綜合産值6億多元。上述資源的深度開發,既可為旅遊者提供優質餐飲,也有益於提升度假休閒、健康養生的品質。

三、體驗雲南生活需要度假休閒

雲南是全國省一級最多樣性和最差異化的旅遊目的地,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美譽度。旅遊發展模式和産品開發,曾穩居行業前茅20年。

較長一個時期,雲南旅遊宣傳主題口號是“七彩雲南”,既響亮地入心入耳,也非常切合雲南旅遊現實,反映了觀光旅遊的主體現狀。最近,雲南旅遊宣傳主題口號調整了,叫做“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初聽起來,覺得不大習慣;若向專業層面思考,也有與時俱進之必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雲南旅遊業應步入向度假休閒轉變的加速期,這既是順應旅遊産業發展大勢,也是促進旅遊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現實要求。

雲南旅遊業要加快實現轉型,讓廣大遊客體會“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首先需要分管旅遊的各級領導,充分理解和領會旅遊宣傳主題口號變化的深層邏輯和現實必要性,將全省上下旅遊發展理念統一起來,儘快化作推動産業發展的實際行動,開發對應市場需求的度假休閒産品;反之,若仍是延續以往慣性思維和發展路徑,仍舊不斷擴大觀光産品的供給,主體客流就仍舊是天天奔波,很難放緩腳步和慢慢欣賞,對“雲南的生活”也就難有較深的感受。

大力發展度假休閒,需要借鑒全國一些地方的做法,積極推進特色精品民宿建設,開發對應市場需求的度假産品,創建國家級和省級旅遊度假區。以景邁山世界遺産地為例,景邁村、芒景村下轄的10多個民族村寨,應成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代表和縮影:

--大幅提升村容寨貌。可借鑒浙江對有旅遊開發前景的鄉村提升評級的做法,整治環境衛生,提升景觀性,完善公共服務。

--改造提升民居民宿。可引入專業的設計和建築力量,使之外表凸顯民族風,內裏更加文化、舒適、便利。

--引導餐飲旅遊化。也就是既要有當地餐飲特色,顯示獨特的餐飲文化,也要衛生、美觀、廣普,適合四面八方遊客口味。

--注入茶咖文化體驗。可借鑒福建武夷山推廣“茗宿”的標準,將普洱茶、咖啡文化廣泛契入旅遊接待,使之成為普洱文旅一大特色。

--打造普洱特色度假業態。普洱應探索開發契合當地生産生活的休閒度假業態,如種植體驗+觀光采摘+民俗節慶+休閒度假,開發茶旅、咖啡旅、牛油果旅等莊園度假産品,使之成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普洱版本。

四、提升景邁山旅遊應主打度假休閒

普洱文旅最大IP是作為世界遺産的景邁山,其次是普洱茶和茶馬古道,再是有北回歸線穿越的優良生態,還有豐富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但除了景邁山,其他幾項由於在全省不具有唯一性,且其他市州有的已開發在先、産品影響已先聲奪人,若想彎道超車、後來居上也有難度。

就景邁山而言,能夠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的文化遺産,是雲南乃至作為茶葉大國的全中國榮耀,具有顯著的重要意義和外在影響。但文化資源的世界級認定,不等於景觀價值的同步提升,就如北京週口店猿人遺址,雖是老資格的世界文化遺産,但接待國內外遊客並不多。景邁山的這個方面,也不宜樂觀。

我國現有世界遺産57項,其中6項是文化景觀。按照世界遺産認定的文件,“文化景觀”代表著“自然與人的共同作品”,反映的是因物質條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環境帶來的機遇,在一系列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的內外作用下,人類社會和定居地的歷史沿革。景邁山作為茶葉主題的文化景觀,反映的是千百年來當地茶文化的傳承、獨特的茶祖崇拜、以茶為中心形成的生活哲學與精神信仰。這樣,在景邁山遺産區之內,所包括的景邁、芒景兩個行政村,就蘊含了豐富的文化遺産內容。若要對其加以感受和體會,最好方式就是能住下來,接觸和交流當地居民,才能更深入讀懂文化遺産的意涵。

就遺産地的景觀性而言,景邁山不具有明顯優勢。7月上旬,我乘車進入景邁山,從專業角度説是觀光式的遊覽,感覺茶山未有很強的觀賞性、更無震撼之美感。在縣文旅局同志的引領下,在山腳下先考察世界文化遺産展示中心、柏聯酒店及柏聯茶莊園、茶墅裏茶園民宿;再開車走了數公里的彈石路,路過幾個自然村寨,進入“景邁山古茶林”,這應是遊客所能企及的旅遊終點;之後所見就是茶樹與林木共生的場景,方圓一公里內是大樹、灌木、花草、茶林,一座供茶農或遊客休息的茶亭,再就是一塊“禁止遊客進入採茶區”的告示牌;由此折回芒景村的翁基寨,有一座村民舉辦佛事和民俗活動的小佛寺,附近有一株2500多年的古柏;約一公里處有一株懸挂七八十個巨型蜂巢的蜂神(蜂王)樹;山間公路通聯、綠樹掩映之下,是幹欄式的布朗族村寨,家家戶戶售賣山貨、開辦餐館或民宿。沿途所見,應是民族地區的常見村寨和南國綠植,並無多少賞心悅目之景。我們在一家叫帕唉冷古茶莊園吃午餐,縣文旅局同志介紹説,另一行政村叫景邁村,回程途中就會路過,下轄了幾個自然村寨,建築格調、經營業態、發展水準都與這兒差不多。因此,若從較好體會和品味景邁山茶文化、深入了解茶與生態、茶與人的關係,最好選擇就是來此度假休閒,而不是走馬觀花。

當然,按照時下流行的老觀點,或主張將此山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是觀光旅遊的典型思路,是否適合景邁山實際情況?我認為,需要決策者保持清醒的頭腦。除了景邁山的景觀性不算突出,交通不便也是景邁山的瓶頸,短期內省外客源不會有大幅增長。目前全國5A級景區已有339家,業界共識性的看法認為,新擠入5A級隊伍的景區,在旅遊市場“貶值”傾向明顯,有的年接待量不多、甚至遭遇虧損;加之,創建所需公共設施、公共服務的鉅額投資,有的成為當地沉重的債務負擔。

五、發展度假休閒會有更好收益

旅遊是具有明顯拉動性的産業,所謂“一業興,百業旺”。從旅遊業態的發展收益看,休閒度假應比觀光遊覽具有更好的綜合收益。

--度假停留時間長。旅遊花費與停留時長密切相關。觀光者都是匆匆過客,能在當地吃一頓飯就不錯了;度假休閒則要住下,有的一住就數天,開銷和花費自然就多。寧洱縣那柯裏是全市4A級景區中接待量最大的,2023年接待近80萬人次,原因之一應與民宿經營戶較多有關。

--彈性花費比較多。觀光遊客的花費,佔大頭的是硬性開支,包括交通、門票,如果自帶一些餐食,彈性花費就很少;度假遊客由於停留長,必然需要住宿+餐飲,還要到周邊閒逛,順便買票逛旅遊景點、喝茶或咖啡,選購中意的土特産都有可能。

--對當地了解更深入。作為一處旅遊目的地,僅讓遊客逛個景點就走,那是粗淺的旅遊發展模式;更高層次的應是留住遊客,感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此外,在目的地的主客共處和交流,便於建立長久聯繫和友誼,搞得好將使招商引資變得容易,名優土特産“復購率”也會明顯提升。

從這些方面看,普洱應重視度假目的地建設和度假産品開發。在統籌論證和謀劃基礎上,可在全市爭取創建幾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首先要考慮的是依託景邁山文化遺産,圍繞芒景村、景邁村開展度假區創建,爭取儘快打造出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度假目的地;如孟連縣娜允古鎮,寧洱縣那柯裏、磨黑古鎮等,可向省級旅遊度假區方向邁進;還可根據各縣資源條件,開發一批小微型的旅遊度假地、度假單元。同時,有條件的普洱茶、小粒咖啡、牛油果和其他水果、經濟作物等種植園,可按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充分借鑒東部地區的成功做法,把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模式,向融合農文旅的旅遊度假休閒莊園轉變,如山東膠州半島的君頂、瓏岱、逃牛嶺等一批葡萄酒莊、浙江嘉善縣的歌斐頌巧克力小鎮。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是雲南旅遊宣傳最新的主題口號,也是向中外旅遊者發出的熱情邀請。70多年前,雲南地域誕生了一首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至今仍在全國民眾耳畔不時回蕩;今天雲南提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就應該是讓廣大遊客留下來的最好注腳。普洱作為具有度假休閒明顯優勢的城市,應該揚長避短、積極轉型、加快發展,在度假休閒目的地和旅遊産品建設上走在全省前列,爭取開闢新思路、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示範、做出新貢獻。

(作者:高舜禮 係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遊報社前社長/總編輯)

【責任編輯:吳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