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允許乘客“買低退高”,也是倒逼航司改善服務

2024-07-19 10:20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機票“買低退高”引發網友熱議。據新聞晨報報道,一位昵稱為“花椰菜”的網友花15000元購買了一家6口的機票後,在出發前一天晚上發現,同航班的機票總價降了3000元,儘管已在手機完成值機,但她還是通過與航空公司溝通,在購買了低價機票後完成了此前購買機票的全額退款,省了3000元。

同航班機票在不同時間段出現差異,從市場角度並不難理解。因為機票實行彈性定價,受供求關係影響較大,在臨近飛行日如果機票沒賣完,航空公司就會降價促銷。但乘客是不是每次都能實現“買低退高”,就很難一概而論。一般來説,退改簽都有手續費,如果降價幅度不是很大,這麼操作未必划算;從航空公司角度看,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或者減少外界對航司公平性的質疑,可能也會給“買低退高”設置門檻。

不過我們回到消費者的樸素視角,如那位網友“花椰菜”,眼睜睜看著票價相差3000元,如果自己承擔全部“虧損”,那感受定然非常糟糕。即便理智上能夠理解市場價格的波動,在情感上也定然無法接受。如果航空公司不允許她換票,或許就會損失一個未來的乘客。相反,航空公司允許她“買低退高”,讓她直觀感受到了對乘客的善意,今後出行,她也許還會選擇該航空公司的服務。

可見,在機票價格變動較大的情況下,允許乘客“買低退高”,至少有兩個方面的益處。其一是通過適當讓利,贏得了口碑和客戶。航班大幅降價的情況,現實中發生的概率其實沒那麼大。即便普遍為“買低退高”放行,航空公司的損失可能也相對可控,而通過這種服務所能起到的口碑行銷效果,遠比花錢做推廣要好。

另外一層積極作用,是倒逼航空公司改善自己的整體管理和服務水準。航空公司是通過預判需求來定價的,如果預判準確,理論上票價不會發生大幅波動。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此前的預測出現某些失誤,而這些失誤對乘客體驗影響很大。如果乘客發現某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經常臨飛前大降價,就很容易有“上當”的感覺。允許乘客“買低退高”,某種程度説就是航空公司為自己的“失誤”買單,倒逼自己汲取教訓。

航空早已是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一家航空公司要想活得更好,就要在尊重乘客權益、改善服務品質上下更多功夫。而允許“買低退高”既是對乘客的承諾,實際上也是對自身服務能力的一種要求。敢於給出“買低退高”承諾的航空公司,大概率在服務上更有底氣,這或許會成為乘客選擇航司的一個新標準。期待看到更多航空公司在這個“小事”上“卷”起來,以更明確的規定和流程,讓“買低退高”服務成為常態。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