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單身人士買票卻不能選C位?影院恐怕算錯了賬

2024-07-15 09:05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我想購買的電影場次選座時只賣出了2張票,卻不允許我單張購買核心觀影區的中間位置。”近日,有關電影院對單人觀眾座位選擇設限的話題,引發社會熱議。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消費者吐槽自己遭遇過的不合理限制,比如選擇隔座購票或在核心觀影區域購買單張票時,系統會自動跳出提示,並阻攔選座、下單。多數影院還要求單人觀眾必須隔雙數座位才能完成購票,這就導致單人觀眾無法選擇影院內最理想的座位,只能“委屈”接受更靠邊的位置。不少網友因此直呼:單身人士想好好看個電影,咋就這麼難?

從法律上講,影院這種暗戳戳按觀影人數設限的做法,已然涉嫌消費歧視。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權、知悉真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按照“先到先得”的售票基礎邏輯,觀眾有權根據自身觀影偏好自主選擇合適位置。如果明明是“早鳥”觀眾,卻因為自己是一個人而與視野更好的C位無緣,顯然有違公平原則,也是對消費者基本權益的漠視。

根據影院方面的説法,對單人購票實施“隔雙不隔單”、不可購買C位票等規定,主要是為了優化座位利用率和提高經濟效益。在如今行業不甚景氣的情況下,影院的這一顧慮當然可以理解。可事實上,哪怕從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量,這筆賬似乎也算得不夠明智。

首先,當下除了小長假、春節檔等黃金期,影院場場爆滿的情況並不算常見。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電影市場的上座率為8.3%,而截至7月4日,今年的上座率只有6.3%。這就意味著,大多數情況下,電影院放映廳位置實在太過緊俏、需要售票時將座位利用率最大化的場景,更像是想像中的“偽命題”。很多時候,反倒是因為沿用這一不合理的要求,讓單身人士面臨“C位儘是空座,自己卻選不了”的尷尬,構成了讓人感到冒犯的消費體驗。

毋庸諱言,近些年隨著家庭影音等設備的普及,電影院的可替代性逐漸增強,相關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影院越應當著力提供人性化服務,照顧到不同群體的觀影感受,而不是用莫名其妙的選座規定把人“推走”。

而且,一些影院“單身不友好”購票政策所“勸退”的,恰恰是最具增長潛力的消費群體之一。《中國統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成年單身人口規模已達2.4億人。據燈塔數據此前調查顯示,“95後”已成為觀影人群的中堅力量,近三成“95後”會獨自觀影。獨自觀看電影,正在成為眾多單身人士的休閒方式之一,也是不容忽視的影院消費增長點。

的確,如今一人觀影的情景並不少見,可能是加班後到電影院裏看場電影“放空”;可能是路過影院,一時興起想“二刷”某部作品;也可能是週末無事,悠閒地到光影世界裏打發時間。可想而知,在一人觀影本就消費意願彈性較大的情況下,若是打開售票系統,卻遭遇了重重疊疊的單身購票限制,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一人不受歡迎”氣息,興致自然也會被打消大半。就像不少網友直言的,遇到不合理的購票限制,“不看就是了”。一些影院自以為精明的計算,其實已在無形中抑制了消費熱情,造成了客源的流失。

可見,無論從法律還是商業視角來説,部分影院看人群下菜的所謂行規,都算不上明智,應當改改了。在日益強調觀眾體驗和情緒價值的當下,影院要可持續發展,就需多聽聽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少一些“想當然”式的規定,想方設法提升服務品質,而不是給消費者“添堵”。(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