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把大涼山當“公益秀場”?“支教研學”亂象頻出

2024-06-25 08:55

來源:華西都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暑假將至,一些研學、培訓機構推出的“公益支教”“公益研學”項目,開始在網上展開行銷。這些項目主要面向學生群體招募“志願者”,到相對偏遠的地區,如四川涼山或雲南彝良、貴州從江等地,參加“支教研學”活動,7天時間,一人收費上萬元。

既是“公益”,為何一週收費上萬元?背後是否藏著“生意”?這種短期高價的“支教研學”,有著怎樣的市場需求?是誰在把大涼山當成“公益秀場”?連日來,記者在受關注度較高的涼山展開調查。

一種現象

“公益”變“生意”?

“支教研學”被聲討下架

今年暑假還沒到,一些吸引學生參加的研學、旅遊類廣告,開始密集在網上出現。其中,部分商家推出的7天左右的短期“公益支教”“公益研學”項目,熱度較高。

記者調查發現,在多個網路社交平臺上,類似的“支教研學”招募宣傳不少。其組織者包括研學機構、培訓機構、公益組織、旅行社。招募對象主要為中小學生,一些項目也招收大學生和成年人。7至10天的活動,報名費從1萬餘元至3萬餘元不等。

這些項目,目的地以涼山州居多,另外也有雲南省彝良縣、貴州省從江縣、湖南省花垣縣等地。宣傳內容顯示,參加項目的學員可以給山裏的孩子們當“支教老師”,在“幫助山區孩子”的同時,“體驗山區生活”“感悟不同人生”。

其中,一家深圳的研學機構推出了“‘彝望無垠’暑假大涼山研學活動”。活動為期10天,計劃在7月8日至17日開展。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還發佈了為期10天的涼山暑期支教項目。

該機構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研學活動主要面向高中生,10天的行程中,包括體驗涼山非遺項目、走訪彝族村落和鄉村小學、策劃攝影展、完成調研報告等內容。項目結束後,將獲得結業證書和公益證書。

一家北京的研學公司推出了“鄉村助學行動——大涼山英文研學營”項目。其宣傳視頻中提到:“13歲孩子上山支教,7天6晚鄉村助學”,目標是“提升小老師技能自信”,項目結束後將獲得“40小時公益時長”。

一家北京的教育機構也推出了中小學生到涼山當“小老師”的“公益支教”項目,參與者年齡要求為10歲至16歲,根據出發地點的不同,價格從13680元至19180元不等。

除涼山外,廣州的一家研學機構推出了暑期“貴州公益支教研學營”,天津的一家培訓機構推出了“雲南支教親子公益研學營”。不過,相比到涼山,價格上便宜了近一半。

這樣的付費“公益”行為,讓眾多網友産生了疑問,這是“把‘公益’當成了‘生意’”:“做公益怎麼收費這麼貴?”“到底是支教還是研學?”“錢被誰賺走了?”有教育專家評論指出,這種“表演式”的支教研學,應當明確叫停。

在被網友集中聲討後,截至6月19日,這些項目大多已悄然下架,或顯示已售完,在各社交平臺的宣傳頁面也被刪除。其中一家研學機構負責人表示,今年到涼山的暑期研學活動已取消。

記者探訪

孩子去當“支教老師”?

當地學生稱參加活動沒收穫

短時間的“支教研學”活動,報名參加的學生是否確實有所收穫?參與了活動的當地學生又有怎樣的看法?記者找到了曾經參與過“支教研學”活動的兩所學校。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來大山裏支教。”在一段標有“英孚樂遊”LOGO的視頻中,一個10歲的女孩對著鏡頭講述自己到涼山“支教”的感悟。這段7分鐘的視頻,記錄了一群來自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的學生,在涼山州西昌市綠蔭學校“支教研學”的過程。

視頻中,外地學生在給當地學生“上英語課”,和當地學生一起互動。除分享講課經歷,外地學生還講述了他們是如何教會當地學生英語字母發音、拼讀英語單詞等內容。

談到在當地“支教”期間有什麼收穫?“感動”“成就感”“榮譽感”,是這群小“支教老師”們提到最多的詞語。

據了解,這段視頻拍攝于2023年7月。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來到綠蔭學校,開展了3期共12天的“支教研學”活動。其間,參與者先去當地學生家中走訪,喂雞、做農活,第二天開始英語口語交流,第三天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四天開展英語學習方法分享活動等。

“我們主要是學習像動物、衣服、文具這些英語單詞,和簡單的日常用語。”參加活動的綠蔭學校學生小力(化名)回憶説,當時課程是由老師教學後,外地學生再進行輔助講解,“我們不懂的就可以問他們。”

“學習的英語單詞有些是學校教過的,有些是沒學過的。”小力説,現在,除學校教過的,其他單詞都已經忘記了。她覺得,有時和這群外地孩子一起上課會比較尷尬。

涼山州冕寧縣宏模鎮優勝小學曾出現在“新東方文旅”發佈的招募宣傳視頻中,視頻內容也是外地學生來到該小學“公益支教”。

小江(化名)是優勝小學五年級學生,今年寒假和去年暑假,她都受邀參加過前述“支教研學”活動。

小江回憶説,每次活動都是5天。每天上午8點到12點,來自外地的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會兩三人一組,教當地學生認識英語字母,學習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作英文版的自我介紹。另外,外地學生還會和他們一起做手工、玩遊戲。其間,外地學生會到當地學生家中參觀,體驗彝族服飾等。

“回答問題時,我們答對了,他們會給一些小獎品。”小江認為,雖然自己參加過兩次這樣的活動,學習的內容都有重復,但她無法記住所有的知識點。

學校回應

借用學校場地辦活動

組織者稱是“社會實踐”

優勝小學校長淩緒軍介紹,今年寒假期間,確實有一批外地學生到學校開展活動。“去年,一家本地企業負責人和我對接,説寒假期間有外地學生來開展社會實踐,想借用學校場地,沒有提及‘研學’或‘支教’。”他説。

當時,淩緒軍剛來學校任校長不久,對情況不太熟,他諮詢了學校老師得知,去年假期,也有外來人員在學校舉辦過類似活動,桌椅板凳都有損壞。

“我一開始並不想答應。”淩緒軍説,但考慮到企業幫助解決了當地不少村民就業問題,再加上之前本地另外一所學校也承接過類似社會實踐活動,他最終在對方的勸説下還是同意了。當時,他沒有同意本校學生參加活動。

讓淩緒軍沒想到的是,組織者不僅沒有就本次活動向當地教育部門報備,還背著他邀請了優勝小學的學生參加。這也才有了視頻中外地學生和當地學生一起活動的場景。

淩緒軍説,經詢問了解,寒假期間,優勝小學共有41人次學生受邀參加了兩次“社會實踐”活動,每次為期5天,本地學生沒有支付費用。活動內容基本是每天上午,兩地學生一起學習英語、畫畫、舉辦聯歡會等。

專家觀點

上一次課或玩一兩天

屬走過場的“表演式支教”

有學者認為,支教、研學活動本身是正面積極的,可以提升孩子的能力與見識。但如今,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一些支教研學活動已然變味,特別是“以大涼山等偏遠地區為噱頭”招募學生,其實就是虛假“視覺貧困”行為。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如果具體研學活動很深入,研學者需要有至少半個月的具體支教活動,稱其為公益支教還可以接受。但如果支教就短短幾天,支教活動僅僅是上一次課,或與當地孩子們玩一兩天,這就是走過場的“表演式支教”。

“這類支教研學項目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參與學生有獲得支教經歷需求。這种經歷可用於評優、申請國外大學等。去涼山等偏遠地區,一方面可以旅行,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支教志願者經歷,可謂‘一舉兩得’。研學機構正是盯上了這一商機,於是開始運作公益支教研學。”熊丙奇説,這實際上是打著公益旗號的“偽支教”“偽公益”,是為了滿足參與者“提升背景”“簡歷加分”的功利需求而出現的。

四川師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楊雪梅,曾在涼山州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學研討。對於“7天時間收費過萬元”的支教研學活動,她直言:“這種現象已背離了研學初衷。”

“當前,某些研學機構利用市場需求,更為功利地開展不當的研學項目,忽視了孩子本身學習需求。”楊雪梅指出,開展研學活動,特別是在偏遠地區,應符合地域文化,綜合考慮當地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不能因為一次不恰當的支教,讓當地孩子背負心理壓力。”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