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我的阿勒泰》為什麼這樣火,因為它是如此真

2024-05-24 09:1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最近熱播。在“豎屏”流行、“爽劇”刷屏的當下,《我的阿勒泰》看起來並沒有緊貼“風口”,情節也絕不“狗血”,而是娓娓道來、不疾不徐。但是,很多觀眾都被“阿勒泰”圈粉了,被電影般的畫質打動了,大呼“後勁十足”。

從年初的《繁花》到如今的《我的阿勒泰》,我們可以看到,真心創作、講述真情的文藝作品,就是我們一直呼喚的優質文化供給,必然會贏得受眾的喜愛,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改編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講述了生長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少女李文秀在大城市追求文學夢想卻遭碰壁後,回到阿勒泰老家,在當地生活的點點滴滴。這部劇如同散文,實景般再現了阿勒泰風光和北疆牧區群眾的真實生活,以未加修飾的真誠打動著螢幕前的每一位觀眾。

在《我的阿勒泰》中,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電視劇的劇情主線,是少男巴太和少女李文秀之間的青春之戀。這是一段清澈清純乃至青澀的感情,沒有“霸總”,也不拜金,這場純粹的“阿勒泰愛情故事”足以打動我們。與此同時,電視劇中還有祖孫三代之間的天倫之樂,哪怕奶奶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還有父親和兒子之間看似“彆扭”但其實互相關心的親情;還有男子漢們之間賽馬叼羊的兄弟情誼,女孩子們奔赴舞會的姐妹情感……

在《我的阿勒泰》中,我們看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真情。漢族、哈薩克族、蒙古族、達斡爾族等劇中出現的各民族角色,他們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轉場、一起放牧,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融為一體的。阿勒泰歷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地區,不論是在劇中還是現實,各民族的和諧共生就是阿勒泰的人文底色。哪怕話聽不懂又有什麼關係?生活依然是那麼“絲滑”。一個不起眼的小賣部,就能成為大家的“會客廳”。

在《我的阿勒泰》中,我們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情。劇中阿勒泰地區的自然風光美不勝收,鬱鬱蔥蔥的森林、高聳入雲的雪山、肆意奔跑的馬群,水草豐茂、牛羊肥美……就算是一匹馬,也有個如詩般的名字——“踏雪”。電影級鏡頭如詩如畫,結合當地特色的音樂,令不少都市人短暫忘卻生活中的焦慮煩惱,沉浸在那片遙遠廣袤的山川草木間。阿勒泰的美景背後,是我們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答卷。

要展示好這麼多真情,就需要創作的真心。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一些文藝創作“唯流量論”,以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的心態進行創作生産,出現了一些粗製濫造的文化産品。但是,它們既沒有營養,也毫無長久的生命力。想要産出優質的文藝作品,靠的是品質而非只是流量。創作者們唯有沉下心來,不斷提高作品的品質,才能夠贏得公眾的認可和尊重。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