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退票難竟成為頑疾 “霸王式演唱會”何時休?

2024-05-17 09:14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年來,不少地方將演唱會作為推動當地文旅産業發展的抓手,推動演唱會越辦越多。但與此同時,演唱會退票問題也引發大量消費投訴。“4月底,我搶到了某知名歌手北京演唱會的門票。5月5日,距離演唱會還有20天,我因為家裏有事,演唱會舉辦的時候肯定去不了,就想著退票,但是票務平臺顯示退票服務已停止。”北京市朝陽區消費者朱女士對記者表示,“我覺得這個退票規則很不合理,如果説退票收取一定手續費可以理解,但是提前20天就不讓退票讓人無法接受。”

這邊演唱會的舉辦數量不斷增加,那邊演唱會退票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多,且越來越難解決。哪怕是同一場演出,不同城市的退票規則也並不一致,這對部分消費者造成了誤導。有消費者指出,在林俊傑演唱會的濟南站和蘇州站,無論是首次還是第二次公開售票,都可以在24小時甚至48小時內無條件退票,然而天津站卻並不支援無條件退票。所以,建立完善演唱會退票機制已經刻不容緩。

在數字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票務平臺作為連接演出方和觀眾的重要橋梁,其服務品質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觀感和信任度。退票難問題的存在,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影響了整個演出市場的健康發展。

演唱會的“後悔權”顯然是需要獲得保障的,畢竟生活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突發狀況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當重要的事情和演唱會在時間上産生衝突時,退票就是必然的選擇。但在當下的演唱會退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退票規則不合理等不良現象,同時還存在著演唱會退票手續費收取標準不統一、不透明等問題,這加重了消費者退票的負擔,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合理且科學的演唱會退票機制,能夠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遺憾的是,至今都未能完全展現出來。對於演唱會的主辦方而言,從表面來看,已經售出的票若面臨退票,會使經濟遭受損失,而且還會增加一些管理成本和工作難度,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於提升主辦方的形象和口碑。

一個能夠充分考慮消費者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務的主辦方,必然會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也必然會獲得良好的口碑,主辦方應該拓寬格局,推動演唱會退票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更為重要的是,合理且科學的演唱會退票機制有利於規範演出市場秩序。由於缺乏統一的退票標準和流程,這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糾紛和欺詐時常發生,導致演出市場出現無序和無良的狀況。

首先,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儘快採取行動,在匯集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參考鐵路售票機制來構建合理科學的演唱會退票機制,制定退票的規則和流程,同時完善相關規則,包括改票的時間限制、手續費收取標準、改票方式等。此外,還要儘快建立演唱會退票平臺,以便消費者能夠輕鬆便捷地進行退票操作,並要加大監管力度,以及對違規者的懲處力度,從而確保退票行為的公平、公正、透明。

演唱會退票不應充滿詭異,不應變成“獨角戲”,不應變成“霸王式演唱會”。退票難問題的解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續推動。只有建立起公平、透明、規範的票務市場,才能促進演出行業的健康發展。這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整個演出行業負責。

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的聲音和需求不容忽視。他們是市場的主體,也是推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演唱會應該成為真正讓消費者滿意的文化盛宴,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讓消費者不再受到退票難、退票貴的困擾。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