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旅遊中國> 滾動新聞>

莫讓“同貨不同價” 毀了五一假期出遊好心情

2024-04-26 09:26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同一時間不同用戶價格不同、付費會員比免費會員價格更高、多次瀏覽後價格自動上漲……五一假期將至,不少消費者在網上預訂機票或酒店時發現,自己似乎遭遇了“同票不同價”“同房不同價”,甚至付費會員的訂票價格反而高於普通用戶。這是大數據殺熟,還是虛假促銷?

消費越多價格越高,相同房型差價上百。“太離譜了,在平臺買得越多,反而賣得越貴。”陳女士打算在網上預訂五一期間去某地旅遊的酒店,卻發現使用不同手機在同一個平臺搜索同一家酒店,相同房型的價格並不一樣。以5月1日入住某某酒店為例,陳女士的手機上顯示,大床房無早餐房費為1383元,可以享受“早訂多減”485元,“春日特惠”15元,每間每晚到手價883元。然而,使用家人手機登錄另一個賬號查詢,卻可以多優惠70元,到手價只要813元。

其實,這只是“同貨不同價”的一個縮影。除了“同貨不同價”還有“常客價更高”。“同貨不同價”並非新鮮詞彙,這種現象線上上平臺尤為常見,比如機票、酒店預訂等。同一趟航班機票,付費會員價格反而最高;同一天、同樣房型、同時搜索,不同用戶的優惠力度不同;不同的手機,提供的價格也是不同的。這種借助大數據實現的“精準坑客”,是基於用戶行為、購買歷史或會員身份的定價策略,被業界俗稱為“大數據殺熟”。

“同貨不同價”“常客價更高”,在享受假日的歡樂時光前,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為何相同的商品或服務,會出現不同的價格標簽?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得商家能夠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購買習慣等資訊,調整商品或服務的報價。理論上,這種個性化的定價可以提高效率,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然而,當這種定價策略變得過於普遍,甚至影響到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時,如此生意經顯然是念歪了大數據利用的“經”。

五一假期本應是一個放鬆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時光。我們不能讓“同貨不同價”的現象毀了大傢夥的好心情。作為消費者,我們要智慧消費,理性選擇,遇到“同貨不同價”要敢於較真;作為監管部門,要嚴格執法,保護公平,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要丁是丁卯是卯;作為商家,更要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別耍小聰明,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責任編輯:郭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