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脫貧地區居民健康素養,國家衛健委、國家鄉村振興局于12月6日印發《脫貧地區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到,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以省為單位,脫貧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準比“十三五”期末(2020年)提高不少於5個百分點,無脫貧地區的省份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水準不斷提升。

據了解,《行動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將工作重心由“健康扶貧”轉向“健康促進”。以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易致貧返貧人口和脫貧人口為重點,在脫貧地區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推動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規範的健康教育服務。

《行動方案》指出,要發揮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積極作用,為脫貧地區健康促進提供支撐。完善國家級、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發揮專家積極作用,開發、審核健康科普材料,支援脫貧地區健康科普工作。建設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結合實際建設省級資源庫,規範發佈健康科普知識,強化針對脫貧地區的優質健康知識供給。鼓勵將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和各省份舉辦的健康科普相關賽事的優秀成果免費提供給脫貧地區使用。

《行動方案》要求,繼續抓好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把健康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在鄉村方面,強調繼續用好農村廣播、文化大院、標語口號、文藝演出、網際網路、新媒體等各種平臺,依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和健康素養促進項目,針對村民主要健康問題,通過發放健康教育印刷資料、播放音像資料、設置宣傳欄(或宣傳墻)、舉辦講座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識。

在家庭方面,要宣傳引導個人和家庭樹立科學健康觀,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掌握必備健康技能,合理用藥,科學就醫,營造健康家庭環境,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逐步推進“健康知識進萬家”,2021~2022年在山西、福建、貴州3省開展試點,2023年在全國推開,依託計生協骨幹會員,通過新媒體小程式向居民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推送、健康資訊查詢等服務。

在學校方面,鼓勵脫貧地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持續開展健康學校(幼兒園)建設。為各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程提供技術支援,向學生講授合理膳食、食品安全、適量運動、科學洗手、用眼衛生、科學用耳、口腔健康、傳染病防治、自救互救、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等基本知識與技能。

《行動方案》還要求,持續加強健康教育隊伍建設,鞏固培養骨幹力量。在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完善省、地市、縣各級健康教育骨幹隊伍。省級依託國家級、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統籌制定本地區健康教育骨幹培訓計劃、設置培訓課程、開發培訓材料,市、縣抓具體落實。鄉、村級繼續依託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計生協骨幹會員等各方力量打造基層健康教育骨幹隊伍。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組建健康教育志願者團隊。充分發揮定點幫扶、“組團式”支援和城鄉醫院對口支援西藏、新疆等地區的醫療人才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優勢和積極性。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適宜技術推廣項目,提高本地區醫療隊伍的健康教育水準。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到,大力建設健康支援性環境,提高群眾獲得感。結合脫貧地區實際和特色,採用切實可行的綜合性措施,進一步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切實履行自己健康第一責任,將疫情期間形成的好做法、好習慣、好經驗長期堅持下去。要將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活動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作為營造健康環境、培育健康人群和豐富健康文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推進健康縣區(原健康促進縣區)、健康鄉鎮和健康村、健康社區、健康機關、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幼兒園)、健康促進醫院、健康家庭等健康細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