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到博物館看展覽,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也成了不少人文化生活的新常態。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博物館的數量從4692家增長至5788家,年度參觀人數也由7億人次增長至12億人次,實現了平均每2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發展目標。在一些地區如北京、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等更是達到了平均11萬到13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博物館數量的增長,體現了我國文化建設整體水準的提升,也反映出當代中國人文化需求的增強和文化熱情的高漲。

為博物館蓬勃發展點讚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比起“量”的增長,“質”的提升更加重要;比起“建”的規模,“用”的效能更加關鍵。如果把國民的精神文化素質比作一座大廈,那麼博物館是極為重要的一塊基石。現有的5000多家博物館,為滿足社會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增強博物館的公共服務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文化價值,既給博物館的建設和管理水準出了一張新的考卷,也對國民的“博物館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這方面,這些年我們國家的博物館已經做出了不少有益探索。比如,故宮博物院、陜西各地博物館等運用網際網路手段,把展品、活動搬到“雲端”,引導觀眾“雲遊”博物館,不但有效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而且拓寬了博物館常態化利用渠道。再如,河南博物院借用時尚文娛新元素,開發出“考古盲盒”,受到廣泛追捧。這一切,都讓博物館擺脫了“老古董”的刻板印象,以全新的面貌走入百姓生活,成為人們的“精神剛需”。

但不能否認的是,我國國民的“博物館素養”整體水準還有待提高。有的博物館成了“網紅”凹造型、拍短視頻的背景。有的博物館成了旅行社“一日遊”湊景點數的標配。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參觀或趕場中,博物館其實淪為了空洞的符號,其價值也只是變成朋友圈裏的九宮格而已。凡此種種,均與我國博物館的發展成就和前景不相匹配。

當然,看到“萌萌噠”的藏品,不妨來個合影,但更應努力讀懂它飽經滄桑的故事;站在博物館的門前,也不妨伸出“剪刀手”,但更應細心體會文明之光對心靈的照拂。為此,我們有必要呼籲提高國民的“博物館素養”,簡言之就是有效利用博物館的能力。作為文化保存和文明傳承的殿堂,博物館蘊藏著巨大的資訊量。每一項陳列、每一件展品,訴説著歷史,傳遞著文化,像一個資訊發射器,發送著來自過去的文化密碼。當觀眾走進博物館,站立在藏品前,其“博物館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接收和破譯密碼的程度。面對數量眾多、類型各異的博物館,有的人善於給自己定制個性化的參觀方案,暢快地遨遊其間,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源源不斷地汲取歷史智慧。有的人則疲於奔命,被別人的文化偏好牽著鼻子走,雖勞神費力,卻所獲甚微。哲人有雲,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説,再好的音樂也無濟於事。同樣,對於缺乏“博物館素養”的觀眾而言,再豐富的藏品也只是扁平的背景,再多彩的活動也不過是打發無聊的遊戲。

正所謂,只有在水中才能學會游泳。“博物館素養”的提升,也只有在日益豐富的策展和觀展實踐中才能實現。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博物館開發出更多有創意的活動,在展現藏品的同時傳播先進的觀展理念,在吸引觀眾感官的同時提升觀眾的欣賞能力,為“到博物館去”的社會新風尚增添更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形成與博物館建設規模和品質相匹配的國民“博物館素養”水準,進一步推動我國博物館事業在良性迴圈的軌道上行穩致遠。谷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