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開源項目託管平臺GitHub2019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開發者在該平臺的貢獻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開源最早指開放源代碼,但在當下資訊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它已成為全球技術創新和協同發展的一種獨特形式。

“我國是開源大國,但還不是開源強國。”7月27日,在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科創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家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在主旨報告《擁抱開源—構建科技命運共同體》中表達了上述觀點。

倪光南認為,開源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一種發展模式,它已經演化成了一種商業模式。圍繞開源,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技術生態體系。並且越是在新興領域,開源比例越大。“在一些教育科技、網路安全等領域,開源軟體的佔比可以達到75%以上。”倪光南透露。

但倪光南指出,中國對開源的貢獻雖大,卻缺乏有重大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開源産品。當下,主要的開源産品與開源平臺均被少數國外科技巨頭所控制,我國資訊技術産業隨時面臨著被封鎖的風險。

倪光南認為想要破解這一難題,邁向開源強國,創新是關鍵。“我們不能總跟在別人後面,要追求自己的創造。”倪光南以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為例,“鴻蒙和以前的開源作業系統都不一樣,它可以將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智慧設備都統一融合起來,這是非常好的概念”。

不僅是開源産品,我國也正在逐步構建自己的開源社區。由華為等頂尖科技企業牽頭創建的開源社區——openEuler社區,正通過不斷整合頭部資源,鼓勵相關企業和開發者加入,來引領全球計算産業的發展,推動全産業鏈可持續發展。

“openEuler上的開源項目已經能夠覆蓋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代碼倉庫達7000多個。這種自主開源社區的建立,讓中國開發者也能夠應對風險,自由地發展自身的核心技術,解決受制於人的問題。”倪光南認為,開放是網際網路的精神之一,科學技術是全人類的偉大創造,“我們要主動利用全球資源,擁抱開源,推動開源強國建設,為中國和世界的科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據了解,開源建設作為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的重要措施,已被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