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年人群體及上網規模日益龐大。據民政部預測,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或將突破3億;第4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人,60歲及以上網民佔比近11.2%。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仍有許多老年人在使用‘健康碼’等基礎智慧應用時遇到了困難,我國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亟待解決。”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認為,網際網路及智慧技術在生活中的滲透率日益提高,並呈現全場景應用及快速迭代特徵,將加劇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的困難與挑戰。

今年全國兩會上,雷軍與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等不約而同地關注到這一問題,並紛紛支招破題。

推動智慧技術進社區

李彥宏提出,目前90%的老人依託社區居家養老,而真正能系統性開展養老服務的社區僅佔一小部分,多數基層社區人力短缺、設施不全,服務形式和內容難以滿足需要。對此,他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更多智慧設備進社區,拓展和深化智慧養老服務。

楊元慶也建議,國家和行業組織要適當採取激勵措施,鼓勵企業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終端産品。

“人工智慧的發展為切實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技術基礎。”身處人工智慧産業前沿的劉慶峰認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推進“科技適老”,當前已具備一定條件。

雷軍則提出,應推動智慧技術適老場景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相關部門及組織應以産業引導為抓手,牽引智慧技術適老化的應用推廣。

“例如,加強老年人智慧家居數據與智慧社區數據的聯動,充分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快速響應主動需求,及時準確識別被動需求(例如摔倒、火災、煤氣泄漏等),提升社區老年人幫扶服務的統籌與管理能力。”雷軍建議。

建立適老化標準體系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也對智慧技術和智慧應用適老化作出了具體工作部署,進一步緩解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的困難。

雷軍認為,在此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應用推廣。

“建議有關部門制定技術適老化的中長期目標規劃,明確重點建設方向和發展階段,加大配套資金投入,推動各級公共數字平臺及服務體系率先完成適老化改造。”雷軍指出,應優先解決老人網上預約、交通出行、智慧掃碼等涉老高頻服務事項,推動老年人生活應用場景的適老化開發全面落地。基於此,推動老年人數字化服務儘快納入國家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

李彥宏則從微觀層面給出建議,提出應引導企業擴大適老化智慧設備供給。

儘管《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來得及時,但目前我國尚未建立智慧技術適老化標準體系,同類産品適老程度參差不齊,軟硬體産品適老化改造不同步、不匹配,嚴重影響老年人對智慧産品的使用體驗。

對此,雷軍建議有關部門制定智慧技術適老標準的總體要求,政府、企業和社會團體群策群力,共同建立專項標準體系。

劉慶峰提出,老年人群體普遍會撥打電話,建議以政務服務熱線為門戶入口,將各種操作複雜的App應用變為撥打電話,基於人工智慧技術與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應急等相關的App後臺應用打通。老年人撥打政務服務熱線電話,機器便可以自動識別其需求並調用相應服務。在此基礎上,對少量無法通過機器調用的服務,設置人工坐席作為兜底保障。

“隨著人工智慧對適老服務需求的不斷學習和自我迭代,未來有望完全自主地實現相關服務。”劉慶峰認為,這是當前整體投入可控、操作可行的適老服務舉措。

做好資訊安全保障

針對目前許多老年人難以迅速適應網際網路應用的情況,代表委員們建議,一方面,相關服務提供方要統籌考慮各類網際網路便民服務的線上線下整合,便利老年人使用,做好兜底保障;另一方面,要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共同助力智慧技術適老的宣傳推廣。

針對當前階段的兜底保障,楊元慶建議,諸如醫院、車站、社區等城市公共服務部門,不應“一刀切”地關閉人工窗口,而是要提供“線上+線下”的雙向選擇,適當保留部分實體諮詢、現場指引、人工服務等傳統服務手段,維護老年人權益。

對於如何推動技術適老,雷軍建議,在技術適老建設過程中,要加大全社會的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和公益團體有針對性地開發學習教程,同時鼓勵社區、村(居)委會、老年大學、老年協會等為老年人使用智慧化産品提供培訓和輔導。

此外,針對許多老年人辨別能力差、安全上網和防騙意識薄弱,容易成為電信詐騙的對象等問題,代表委員們建議,要特別加強針對老年人的個人資訊安全執法力度和個人隱私保護,做好老年人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工作,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慧化産品、享受智慧化服務。(記者趙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