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紅花掩映道路,潔凈村巷四處通達。深秋時節,走進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廿裏舖村,村民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的柴草沒有了,村道河邊的垃圾被清理了,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築少了,路旁盛開的各種花朵散發著習習香味,沁人心脾。“原來路邊垃圾比較多,現在不僅安放了垃圾箱,還有垃圾車及時把垃圾清運到垃圾填埋場,每週還有人固定進行打掃,群眾們都能夠自覺地保持乾淨了。”説起村裏的變化,飯後散步的村民李彥龍難掩心間的自豪。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得益於靖遠縣開展的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的開展。

過去多年,由於垃圾收集、清運、處理等各個環節投入不足,環境衛生建設滯後,靖遠縣城鄉曾不同程度受到垃圾“圍城”“圍村”困擾,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別是“白色污染”肆虐,個別村鎮甚至給人以“隨地垃圾場、到處臭水溝、地膜滿天飛”的印象。2017年以來,靖遠縣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作為建設美好家園的政治工程、發展工程和民生工程來抓,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從最關鍵的問題突破,從群眾最關心的地方抓起,建立長效機制,強化統籌協調,加大資金投入,廣泛發動群眾,全力以赴推進環境治理工作,城鄉環境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

週密部署靠實責任 

“路段劃片這個辦法好,責任到人,大家一起管理,還能相互監督。”北灣鎮新坪村村民劉英芳每天都會把自己負責的路段清掃乾淨。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活動開展後,靖遠縣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靖遠縣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方案》《靖遠縣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考核辦法》,確保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有效推進。各鄉鎮、各部門把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作為單位的主要職責之一,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主要領導既挂帥又出征,深入一線調度指揮,確保各項工作落實下去。全面推行“鄉鎮班子包村、村級幹部包社、社長包抓網格”制度,形成了任務包乾、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監管責任體系。各部門、各鄉鎮村社結合實際,制定了各自的實施方案,堅持把整治與保持並重、宣傳與引導並舉,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對公路、河道沿線,建築工地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地段環境進行嚴格整治,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豐富載體廣泛宣傳

“看到我們包村領導副鎮長金炳芳已經連續半個月陪著志願者搞衛生,我們村的婦女都很感動,他們都主動來參與村上的搞衛生活動”。説起村民意識的轉變,新坪村婦聯主任馮春霞滔滔不絕。按照“邊整治、邊宣傳、邊引導”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公益廣告、網際網路等媒體平臺,發揮中小學校、道德講堂、文化活動室、文明社區等陣地作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面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垃圾治理的基礎常識等,提升群眾環保意識。依託“黨性錘鍊日”活動,組織機關領導幹部、鄉鎮村組黨員幹部深入周邊縣區、村社學習城鄉環境整治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同時不定期深入環境治理薄弱區域,開展衛生清掃、垃圾清運、柴草清理,擴大了活動影響力,統一了群眾的思想行動。縣直各幫聯單位組織幫扶幹部進村入戶動員群眾、幫助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引導群眾改陋習、樹新風、揚正氣,形成了城鄉結對、幹群攜手的工作局面。針對群眾不良生活習慣難改變的問題,各鄉鎮採取組建城鄉環境整治志願者服務隊、創建美麗庭院等方式,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群眾,群眾“前面講後面倒”的現象明顯減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生活習慣不斷改善,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面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面廣、量大、任務重的實際,靖遠縣堅持“先乾淨、再整潔、再美麗”的原則,有步驟、有側重地對“臟亂差”現象進行整治,著力打造山清水秀、舒適優美、生態文明、美麗宜居的人居環境。 

一是以精細化為嚮導,抓好重點區域整治。圍繞縣域內主要省道、國道、城鄉公路,綜合運用整理、清理、改造、遷移、綠化等辦法,把公路沿線打造成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線。同時,全面落實屬地管理和河長制,把整治重點向村組道路、河道沿線延伸,改善公路、河道沿線風貌。今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314萬元,大力開展全域無垃圾整治工作。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抓好環衛設施建設,配備保潔員1399人、收集員387人、收集車輛349輛、轉運車輛173輛、義務監督員608人,建設垃圾池642座、組建村莊環衛隊177個,購置垃圾桶6797個、壓縮式垃圾收集車6台、垃圾轉運車172台、裝載機34台、電動三輪車380台,設垃圾收集點434個,新建垃圾轉机站9座,建成垃圾填埋場2座,建立了“農戶分類、村組收集、縣鄉處理”的清掃收運處置體系。

二是以“三堆”清理為重點,抓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堅持以“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為抓手,按照“清垃圾、拆破墻、整三堆、種花草、涂外墻”的思路,強化四級聯動,動員群眾參與,逐村逐組全面清理柴草堆、土堆和糞堆,實現庭院衛生整潔、人畜生活分離,柴草物料堆放整齊。下實手整治水源周圍、集鎮內外、學校周邊、垣邊咀梢、田間地頭等區域長期積存的垃圾堆、廢舊農膜和長期露天流淌的生産生活污水等各類面源污染,農村環境面貌有了實質性改變。引導公路沿線和安置點農戶按照村莊規劃,建設圍欄式小菜園、小花園,打造了一批“花園型”美麗庭院。

三是以垃圾點建設管理為根本,抓好污染源頭整治。為消除環境整治易反彈的問題,靖遠縣積極探索建立了“鄉級垃圾填埋場+村級垃圾收集點+組級垃圾暫存點”的整治模式,有效緩解了亂扔亂倒、亂堆亂放問題。在村組主幹道沿線兩側進行科學選址,確定了垃圾暫存點,定期收集清運。

加強督察鞏固成果

“請各村及時對賬銷號,對全域無垃圾航拍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在大蘆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群裏,消息一經發出,各村社負責人員紛紛立即回復“收到”,並在最短的時間將整改後的照片發至工作群,以便領導驗收。自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活動開展以來,靖遠縣牢固樹立“環境整治也是政績,環境好也是工作好”的理念,探索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形成了一套從日常督查到整改落實到激勵約束的環境整治工作機制。堅持“十天一督查、十天一排名、十天一通報”的督查考評機制,實行聘請第三方無人機航拍和暗訪督查相結合方式,對督查出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逐一對賬銷號,倒逼責任落實。對督查排名前3名和後3名的鄉鎮實行紅黑榜通報,對督查排名後3名的鄉鎮,對鄉鎮主要領導進行約談,督促治理任務落實;對連續2次在後3名的鄉鎮在縣電視臺通報曝光;對連續3次在後3名和對同一問題連續2次不整改的鄉鎮移交縣紀委進行嚴肅問責。對安排部署不到位、工作推進不紮實、治理成效不明顯或未達到要求的責任鄉鎮和部門,彙報縣委進行組織處理。同時將年終考核結果納入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政績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對安排部署不及時、不到位,落實工作任務打折扣、支差應付的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各鄉鎮建立了微信公眾群,及時交流工作進度和經驗做法,並逐村逐社區開展檢查評比。截至目前,縣鄉兩級共開展專項督查26次,下發督查通報13期,發放整改通知單225份。

如今,行走在靖遠大地,可以明顯感受到好環境正在從外到內改變著靖遠這座古城的“氣質”。一座座農村庭院雖算不上精美,但給人留下乾淨、整潔的印象。村容村貌的改善提升了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大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愈加篤定,現代文明生活方式在靖遠大地蔚然成風。(雷艷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