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明原因地反覆發熱,您會想到什麼?感冒?肺炎?很少有人會想到是心臟出了問題!最近,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連收治了好幾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初起症狀都是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熱,伴有或不伴有心跳快、氣促等症狀,在反覆治療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最終查出是感染性心內膜炎。“今年我們科收治的這類患者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該院心外科主任張曉慎提醒,感染性心內膜炎後果可以非常嚴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兩類人群尤其不能掉以輕心。

這種病不挑年齡各個年齡段都可能感染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心臟內膜表面發生微生物感染,通常感染性心內膜始於血流感染,微生物隨著血液流至心臟,並在心臟定植,産生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

最近,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接連收治了五六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這幾個不同性別不同年紀的人,雖然都有過發熱的病史,但卻遭遇了完全不一樣的狀況,有些甚至經歷了生死賽跑。

一位20歲的花季少女,5個月前反覆咳嗽咳痰,在當地醫院對症處理後有所好轉,1個月前出現反覆的發熱,體溫最高40℃,入院5天前反覆的頭痛,自己服用藥物無法改善,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急診CT提示頭顱蛛網膜下腔出血,心臟超聲提示左房大量贅生物,二尖瓣的腱索斷裂,二尖瓣重度返流。經積極的抗感染治療後,仍出現發熱,並出現二尖瓣返流的加重,不得已再次進行了亞急診的手術。手術在腔鏡下進行,手術清除被細菌侵蝕的瓣膜,以及心臟內菌落形成的贅生物。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患者仍需要給予足量、長程的抗生素治療。

另一位是54歲的男性,因發熱同時檢查有心臟瓣膜問題,轉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療。檢查發現,患者的主動脈瓣的重度狹窄合併重度的返流,入院後出現明顯的氣促,聽診也發現雜音,考慮為急性心力衰竭,不手術就會危及生命。醫生為他進行了急診手術,手術中發現細菌對心臟的侵蝕嚴重。手術清除膿腫以及鈣化,並換了瓣膜。

該病最“青睞”兩類人

張曉慎表示,心臟的感染屬於一種嚴重感染,所引起的後果可以非常嚴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近年來,不少人的生活作息習慣改變及運動時間的減少,導致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常見,免疫力差的狀態增加了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病風險。“除了數量上有增多趨勢外,在年齡結構上也有年輕化傾向。”張曉慎介紹,有個IT行業的很年輕的小夥子,非常瘦,經常沒日沒夜地幹活兒,結果開始連續發熱,到醫院一查就是感染性心內膜炎。

“疾病是不講人情的,無論是健壯的中青年,還是體弱的老年人,都有機會感染心內膜炎,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警惕。”針對這個疾病,張曉慎做出如下兩個重要提示:

1.一個共同點——發熱!

張曉慎介紹,這些病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發熱!而且,絕大部分病人都是反覆發熱,很多病人回想自己的生病經歷,都是發熱時好時壞,看醫生或吃藥當天,感覺身體好點,但等燒退了沒幾天又重復出現類似症狀,如此反覆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2.兩類人特別不能掉以輕心

張曉慎表示,感染性心內膜炎如果及早得到恰當的治療,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有效地預防並發癥。但實際上,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人死亡率和並發癥發生率都不低,這是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就是很多病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由於各種原因,很多人在疾病初期沒有及時就醫,甚至不少病人已經到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出現嚴重並發癥的時候才到正規醫院就醫,這就嚴重加大了治療難度,治療效果也會打折扣。”張曉慎表示,兩類人特別需要注意:

第一類人是免疫力差的青壯年,部分年輕人“透支”了身體,又自恃年輕忽視身體健康,反而容易給細菌一個可乘之機。“特別是那些年紀輕輕就出現不明原因的腦梗塞病人,比如,20多歲的人很少有腦梗塞,如果你才20多歲,忽然出現了腦血管意外,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感染性心內膜炎而導致血栓脫落造成的。”張曉慎説。

第二類人是有基礎心臟病的病人,這類人中有很多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保守治療,他們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數倍。

不及時治療後果很嚴重

張曉慎表示,感染性心內膜炎病人其實很高危,“如果不及時治療,瓣膜贅生物掉下來很容易中風,有一部分病人直接就腦栓塞了。另外,瓣膜關閉不全還會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他介紹,治療上,原來傾向於先抗感染,再考慮做手術,但隨著醫學的發展,臨床發現如果贅生物太大,單一的藥物抗感染作用有限,必須去掉病灶。“所以,現在一旦發現感染性心內膜炎,除了個別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可以繼續觀察外,都建議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儘早手術。”

張曉慎提醒,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熱,同時還伴有一些心衰症狀,如心跳快、氣促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文、圖/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