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一個方子吃好多年,被“忽悠”迷信保健品,老年人憑經驗買藥讓子女憂心忡忡

【對策】專家提醒,病情不同,使用藥物也不同,吃藥必須遵醫囑;更不能用保健品代替藥物,以免貽誤病情

身體一齣現不適,老人就會憑經驗自行買藥,老年人亂吃藥所造成的後果不容忽視——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錢多亂吃藥”的怪現象,讓不少年輕人為父母的健康憂心忡忡。

老人憑“經驗”吃藥家人很頭疼

路過藥店就進去買藥、家裏到處都是藥、身體不舒服了自行服藥……家住豐台區的張女士的這些用藥問題一直困擾著她的女兒,説也不聽,勸也不聽勸,讓女兒很是頭疼。

“我媽身體哪不舒服了,就自己找藥吃,從來不去醫院看病。我們在家都戲稱她為‘張大夫’。我爸最煩我媽的一點就是碰到藥店就要進去買點藥,總之就是不走空。”張女士的女兒説,母親今年58歲,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10年前還做過心臟支架手術,本應該更遵醫囑的她,不僅很少去醫院復查,身體哪不舒服了,還自己配藥服用。

令人擔心的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張女士多了很多小毛病,女兒勸她去醫院,她從來不去,還總和家人説自己的身體自己最了解,她買的藥都沒問題。“幾年前開的藥方,她覺得服用後效果很好,現在好幾年過去了,一覺得身體不舒服,她還去按照那個方子開藥服用,對不對症也不管。”張女士的女兒説。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劉平(化名)身上。劉平家住東城區景山東門,今年70歲,為了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劉平一直堅持吃藥,每次吃五六種,可是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得都不太理想。老伴兒讓他去醫院,他總説太麻煩。直到有一天劉平頭暈特別厲害,一測血壓竟然有180/100(毫米汞柱),趕緊去急診就診,醫生問他吃了什麼降壓藥?他説看到老伴兒吃的降壓藥是進口的,自己就做主把藥換成進口藥,藥也吃了,咋還能血壓高呢?

保健品當必備品血糖越吃越高

像張女士和劉平這樣愛吃藥的老年人並不在少數,在老年群體中,還有部分老年人除了生病要吃藥,保健品更成為“祛病強身”的必備品。

家住東城區燈市口的張強(化名)今年62歲,確診糖尿病5年有餘,血糖一直控制不好,但卻最喜歡吃點心,可醫生叮囑他血糖太高,不能吃。張強為了這事很鬱悶,聽説某種新研究出來的保健品特別神奇,吃著點心也能降糖,這可説到他的心坎兒裏了,趕緊買了好幾個療程的藥,停了醫生給他開的降糖藥,邊吃保健品邊吃著點心,心裏別提多愜意了。可最近張強覺得渾身沒力氣,不愛吃飯,連最愛吃的點心也提不起興趣了,還總是覺得口乾,人一天比一天虛弱,兒女趕緊把他送到醫院急診,一測血糖30多(毫摩爾/升),嚇了老人一跳,他想自己一直好好吃著保健品,咋不管事呢?為此,老人很是鬱悶。

怎麼正確服藥?專家提個醒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疾病在老年人身上出現,吃藥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藥到底該怎麼吃呢?保健品能替代藥物嗎?老年人吃藥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北京市隆福醫院老年病科主治醫師王爽提醒老年人,不能輕信保健品的宣傳,保健品不是藥品,有疾病還是要到正規醫院治療,不能用保健品代替,以免貽誤病情。另外,每個人的病情都不同,適合的藥物也不同,醫生會根據病情給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不能自行隨意換藥,要遵醫囑。

對於服藥,王爽提出了幾點建議:

服藥分時間:服藥其實有很多講究,有的藥物需飯前吃,有的藥物需飯後服,有的要吞服,有的要嚼服。比如拜阿斯匹林,很多老年人認為阿斯匹林傷胃於是就在飯後吃了,其實拜阿斯匹林是腸溶片,在胃裏不吸收,到了腸道才會吸收,所以要空腹服,以免延長在胃內的停留時間。

服藥要規律:不同藥物服藥次數不同,有的一天一次,有的一天三次,甚至還有一週一次的,不同藥物的作用時間不同,所以服藥次數和時間都不同,需要正確規律地服藥。

嚴格遵醫囑:有些人服藥自作主張,迷信進口藥,覺得吃了進口藥就能好,其實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個體化治療,所以遵醫囑才能更好地治病。

復查要定期:服藥不是目的,治病才是關鍵。病情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有些藥物有副作用,定期復診復查很重要,醫生會定期監測以保障安全用藥,同時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用藥。

預防更重要:很多疾病是不可逆的,防勝於治,定期的體檢可以幫助老年人早發現問題,儘早解決問題。

文/沐晴 翔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