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症狀,臨床上通常將局限于眉弓、耳輪上緣以及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統稱頭痛。根據頭痛分類的國際標準(ICHD-III)將頭痛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是指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的一組以頭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包括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緊張型頭痛及其他的原發性頭痛。繼發性頭痛一般只是某種疾病的一種症狀。

偏頭痛:

臨床上,偏頭痛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類型,起病時間多見於兒童和青春期,于中青年期達到發病高峰,女性較男性多見,男女比例大約為1:2~3,人群中的患病率約為5~10%。

偏頭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大約60%患者具有明顯家族病史,其直系親屬患偏頭痛的風險大約是一般人群的3~6倍。

(2)代謝和內分泌因素:偏頭痛患者多見於女性,且多在青春期起病,具有月經期易發作特點,多於妊娠期或絕經後頭痛會明顯減少或停止。這些特點均提示代謝和內分泌因素可能參與偏頭痛的發病過程。另外,5-羥色胺、P物質、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花生四烯酸等代謝異常也可能參與了偏頭痛的發生過程。

(3)精神和環境因素:如過勞、緊張、情緒激動、睡眠過多或過少、噪音、強光等均可誘發偏頭痛發作。 

(4)飲食因素:某些富含絡氨酸的飲食可能誘發偏頭痛發作。有些藥物也可能誘發偏頭痛的發作,比如口服硝酸甘油和避孕藥等。

偏頭痛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學説:

(1)神經學説:該學説一般認為在偏頭痛發作時神經功能出現變化是主要的,而血流量的改變則是繼發的。

(2)血管學説:這是最傳統的關於偏頭痛發病機制學説,該學説認為偏頭痛本身屬於原發性血管疾病,有研究證實顱內血管收縮會導致偏頭痛先兆症狀,隨後顱內及顱外的血管會擴張,血管周圍的組織會産生血管活性多肽並導致無菌性炎症,從而導致搏動性頭痛。 

(3)三叉神經血管學説:該學説認為偏頭痛發作的解剖學基礎來源於三叉神經血管複合體。三叉神經節的損害可能是偏頭痛發作的生理解剖基礎,當三叉神經節及其纖維受損害性刺激後,會産生降鈣素基因相關肽、P物質以及其他神經肽釋放增加,當這些活性物質作用於鄰近腦血管壁時,就會引起血管擴張並出現搏動性頭痛。這些物質同時還會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蛋白滲出增多,從而産生無菌性炎症,並刺激痛覺傳入中樞,進而形成惡性迴圈,使偏頭痛反覆發作。

 

專家簡介:

史可梅,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疼痛專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中樞痛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疼痛學組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疼痛專委會常委,天津醫學會疼痛分會副主任委員,天津醫師協會疼痛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疼痛康復聯盟天津專委會主任委員,天津市抗衰老學會疼痛專委會主任委員,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常委,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麻醉與鎮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麻醉質控中心委員,天津市腫瘤質控中心委員,天津市醫療鑒定專家庫成員。

研究方向為慢性疼痛及神經病理性疼痛。1988年7月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醫療係,在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麻醉科從事臨床麻醉12年,2000.07在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疼痛科專職從事疼痛診療18年,在天津市從事疼痛診療最早的人員之一,擅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癌痛及各種複雜難治性疼痛的診斷和綜合治療,尤其各種微創介入治療技術在天津市處於領先地位,在2013年全國臨床重點專科疼痛科申報中,獲得天津市疼痛學科第一名。目前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疼痛科整體實力在天津市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