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融資是中小微企業的一種重要融資方式,對於盤活中小微企業存貨資産,解決融資難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存貨融資發生額達人民幣5萬億元以上,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獲得融資的重要途徑。另據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以下簡稱“中倉協”)估算,我國存貨總量在100余萬億元人民幣。從數據上來看,充分利用存貨作為擔保品來開展融資還有巨大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存貨(倉單)融資是基於企業經營迴圈發放的貸款,由經營迴圈完成後的現金流來償還貸款,具有較強的自償性特點,加之貸款人通過第三方對存貨的高強度監控,可以有效防範多頭借貸、過度借貸和挪用資金的風險,業務安全性較高。發展存貨(倉單)融資,可以克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短板和瓶頸,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充分認識國家鼓勵發展存貨融資業務相關政策的重要意義與深遠影響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支援供應鏈金融發展、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政策。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銀保監會印發了《關於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等多部文件,為發展存貨融資業務提供重要政策保障。

當前,在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下,國內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復工復産穩步推進,經濟活力逐步提升,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復工復産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為了幫助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國家和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著力推動存貨(倉單)融資發展。特別是在3月1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有序復工復産的措施中,專門提出“支援企業以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等進行融資”;在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再次提出,要“鼓勵發展訂單、倉單、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産品”。這是國家最高層面首次明確將存貨融資和倉單融資與應收賬款融資一起並列提出,體現了存貨(倉單)融資的重要意義,從國家層面肯定了存貨(倉單)融資對於幫助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的重要作用。

國務院常務會議後,國家多部委陸續就存貨(倉單)融資等提出明確工作要求。如3月27日,銀保監會印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加強産業鏈協同復工復産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通過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預付款融資、存貨與倉單質押融資等方式加大對産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4月1日,財政部印發《關於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為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增信的通知》,提出政府控股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積極為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增信。4月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關於開展2020年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助力復工復産重點服務活動的通知》,提出將融資服務作為重點服務之一:主要包括推動金融惠企政策落實,梳理摸排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加強與金融機構聯繫合作,推動其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以及應收賬款、訂單、倉單和存貨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4月10日,商務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支援試點企業基於真實交易場景,根據需要開展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和預付款融資。

可以預見,在疫情後經濟恢復階段,存貨(倉單)融資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能夠讓更多的企業獲得融資機會、降低信貸機構信貸風險的有效手段,必將迎來嶄新的發展前景,並在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二、發揮行業協會優勢,積極推動存貨融資業務發展

多年以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就開展了存貨融資業務。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管理存貨服務的倉儲物流企業也配合開展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工作,並逐步成為緩釋存貨融資風險的安全閥。然而,我國存貨融資業務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立法和相關配套制度相對落後,金融基礎設施不完善,相關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等。這些因素導致早期的存貨融資業務風險狀況頻出,如上海鋼貿案等,制約的存貨融資業務的有序發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是全國性銀行業自律組織,始終高度關注存貨融資業務發展中的業務規範、法律合規及風險管理等問題。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國銀行業協會積極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方式,發展存貨融資,探索出了一條銀行業回歸本源、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一)引領行業交流合作

為了推動我國存貨(倉單)融資和擔保品管理行業的規範健康發展,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中銀協與中倉協在2010年聯合舉辦“中國金融倉儲高峰論壇”。從2013年起至今,已經連續7年聯合組織召開“存貨融資和擔保品管理國際研討會”,首次明確了“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概念、倉單的分類及可流轉倉單的核心地位、提出“電子倉單平臺”概念、探討在中國建立“全國性電子倉單體系”的可行性及法律環境等,旨在將存貨融資和擔保品管理方面的國際先進經驗引入中國,共同探討熱點和難點問題,推動行業交流合作與規範化發展。

(二)引領國家標準制定

2013年,為了解決“倉單”法律概念與實際業務脫節的問題,共同組織制定了國家標準《倉單要素與格式規範》,將倉單明確為“可流轉倉單(倉單)”和“不可流轉倉單,即普通倉單(入庫單)”,填補行業“倉單”概念混亂、沒有信貸機構可接受倉單的空白。2014年,共同制定了《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範》,將國家標準與國際規制、慣例接軌,依據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企業對倉庫控制權的不同,將擔保存貨管理區分與界定為“監管”與“監控”兩種方式,並明確了不同的管理責任,並與現行法律銜接,明確標注“監管協議”視同“倉儲合同”,“監控協議”視同“委託合同”等。上述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有力推動了存貨(倉單)融資業務整體上更為規範穩健。

(三)引領行業資質評價

2015年以來,為推動國家標準的貫徹實施,根據相關法規與主管部門的意見,中國銀行業協會支援中倉協組建了“全國擔保存貨管理企業評價委員會”,支援中倉協制定出臺《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企業資質評價辦法》並向協會會員單位推薦使用。上述資質評價工作進一步將國家標準中的基礎條件、資本條件、倉庫條件、配套設施條件、組織管理條件、信用條件等細化到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的日常管理行為中,更好地規範相關企業為金融機構提供優質的擔保存貨管理服務。

(四)引領示範文本制定

2019年以來,為配合兩項國家標準貫徹實施,中銀協聯合中倉協組織相關信貸機構、擔保品管理公司及業內專家共同組織起草了“擔保存貨監管協議(CMA)”和“擔保存貨監控協議(SMA)”兩個協議示範文本,進一步解決了長期存在的貸款人、借款人與第三方管理企業之間責權利不明確等突出問題。

三、再接再厲,繼續推動存貨融資業務再上新臺階

當前,存貨(倉單)融資業務已成為支援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的重要融資措施。發展存貨(倉單)融資業務,有助於拓寬銀行業務範圍、推動業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延長服務鏈條、增強客戶黏性、拓寬盈利渠道,是銀行業回歸本源、轉型發展的新路徑。銀行業必須轉變傳統的經營理念,注重發展新客戶、研發新産品、提供新服務。中國銀行業協會將繼續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推動存貨(倉單)融資業務再上新臺階。

(一)推動國家標準貫徹實施,支援行業規範發展

根據《倉單要素與格式規範》《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範》兩項國家標準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開展相關業務時應加強對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的調查、選擇與管控,建議優先選擇符合要求的第三方企業管理擔保存貨,與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簽訂擔保存貨“監管協議(CMA)”或“監控協議(SMA)”,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為貫徹國家相關標準,中國銀行業協會將擇機在會員單位推廣使用前述協議範本。同時,仍然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開展相關業務時,應當會同第三方管理企業加強對擔保存貨的調查核實。

中國銀行業協會還將與中倉協共同探討並完善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目前正在組織業內機構和有關專家,在借鑒各國《倉儲法》或《倉單法》以及倉儲融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起草《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建設規範》標準,並計劃于年內發佈。

(二)加強産品研發與風險管控,支援行業健康發展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佈局存貨(倉單)融資業務,準確把握好存貨(倉單)融資業務邏輯的實質,並積極做好風險管控工作。在産品研發方面,要注意把握好動産融資産品的商業邏輯,注意合格應收賬款或存貨的總量風險。同時還要注意把握好在整個貸款週期內,借款企業所得的貸款餘額是浮動的,會隨著合格擔保品總量的變化而調整。

在風險管控方面,應當加強對存貨(倉單)融資業務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的相關研究,密切關注相關法律法規及法院判例等法律環境的變化。2019年,我會組織會員單位針對《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就流動質押的設立與監管人的責任等有關動産質押監管的有關規則等,向會員單位徵求了工作建議,並及時向最高人民法院反映,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會員單位的肯定。

(三)著力行業交流與人才培養,支援行業穩健發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自2010年以來,已經連續十年組織會員單位參加中國金融倉儲高峰論壇、存貨融資和擔保品管理國際研討會等國際交流活動,搭建了銀行業、中小微企業、第三方擔保品管理公司等行業間的交流平臺,得到了銀保監會、商務部等主管政府部門的支援和肯定,打造成為該領域的知名品牌與行業盛會。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會員單位需求,與中倉協合作開展系列培訓活動。如鼓勵從業人員在全國性的可流轉倉單體系下出具倉單,通過線上審核交易單據,確保交易真實性,並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在中倉協倉單登記平臺等實現資訊共用等方式,以便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地滿足企業需求。通過加強會員單位的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涵蓋法律、金融、財務、資産評估、金融科技等專業的人才體系,實現新體系從磨合期到過渡期的平穩過渡,共同推進存貨(倉單)融資行業穩健發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將繼續在銀保監會的指導下,落實好國家支援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支援會員單位佈局存貨(倉單)融資業務産品條線,完善融資風險管控工作,嚴守金融安全底線,積極推動存貨(倉單)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和存貨融資業務再上新臺階,讓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作者: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 潘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