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前行。站在新的時間節點上,盤點靖遠縣近十年的變化,許多群眾都説“那是質變”:若笠鄉曹峴村75歲的老人王世明告別了大山深處的土窩窩,搬進了夢寐以求的磚瓦房;永新鄉永新村的顧生芬,不再串閒門、嘮閒嗑,到村裏的扶貧車間當起了“上班族”;北灣鎮花兒新村的王萬紅不再種懶莊稼,成了村裏有名的“蔬菜大王”…

一樁樁小事,在靖遠縣2010年——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的坐標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鐫刻下了十年間全縣決戰脫貧攻堅的堅實腳印。2010年以來,靖遠縣緊扣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既不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標準、影響成色,以提升品質、穩定脫貧為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立足縣情實際,精心培育脫貧産業,推動傳統優勢擴規增效;突出易地扶貧搬遷,根本改善貧困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抓細抓實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保障等任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堅持緊緊依靠群眾,調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確保了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一座山 一條河 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

靖遠縣地處隴中黃土高原,屬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由沿黃自流灌區、高揚程提灌區和乾旱半乾旱山區三大自然區域構成,其中乾旱半乾旱山區佔到全縣面積的二分之一,自然條件嚴酷,群眾生産生活十分困難。2010年底,全縣貧困人口高達19.54萬人;2013年底核定建檔立卡貧困村88個、貧困人口2.9萬戶12.86萬人,貧困發生率29.05%;2015年8月,省委省政府將定西市岷縣、漳縣兩個地震災區的1690戶7713人異地安置在靖遠縣北灣鎮,成立了富坪和新坪村,新增貧困村2個、貧困人口1588戶7375人;2017年省上確定靖遠縣深度貧困鄉1個、深度貧困村61個。經過歷年動態管理,系統在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948戶135146人。如何讓貧困人口整體脫貧,是擺在靖遠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一群人 一條心 脫貧攻堅幹勁足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2010年來,特別是2014年以來,脫貧攻堅工作中,靖遠縣形成了縣四大班子示範引領、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調度協調、縣直部門行業扶貧、鄉鎮村組一線作戰、駐村工作隊精準幫扶的工作責任體系,實現了貧困戶幫扶全覆蓋,制定了靖遠縣“1+18+2”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既突出富民産業培育、易地扶貧搬遷等重點任務,又注重非公經濟發展和“三品一標”建設助推精準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任務書”“路線圖”。

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需要實時動態跟進。靖遠縣堅持把精準方略貫徹脫貧攻堅始終,在全省率先出臺《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責任追究辦法》,緊扣家庭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等多維度判定,嚴格核查“四有人員”和“七不準”情況,加快建立貧困人口資訊共用機制,不斷加強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工作,2014年以來,共新識別貧困人口2761戶10685人(包括富坪村、新坪村識別1261戶5659人),脫貧戶返貧320戶1445人,確保了扶貧對象精準。

2014年——2019年,靖遠縣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金融資金的引導和協同作用、社會資金的補充和促進作用,優先保障脫貧攻堅投入,確保扶貧投入同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相適應,累計落實中央和省市財政專項資金93023萬元;完成精準扶貧專項貸款任務12.0057億元,協調發放特色産業發展貸款2.5億元,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貸款融資2億元。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靖遠縣引導群眾增強脫貧信心、激發內生動力,由“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充分發揮縣融媒體中心“主陣地”作用,在縣廣播電視臺開設《精準扶貧在行動》《脫貧一線》等專題專欄,通過微信公眾號、智慧靖遠APP、靖遠發佈等平臺全方位宣傳報道;實施“領頭雁”培育工程,依託職業培訓機構開展“點菜式”的精準培訓,2015年至2019年,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0919人,實現了有培訓需求預脫貧戶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全覆蓋;不斷拓寬貧困人口就業渠道,引導發展“扶貧車間”32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516人;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067個,選聘護林員489個;突出抓好資訊發佈、對接聯絡、勞務輸轉等工作,有序輸轉貧困家庭勞動力2.6849萬人,創勞務收入22082.86萬元,實現了從“輸血”向“造血”轉變。

此外,借力東西協作,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幫扶,縣上搶抓天津和平區東西扶貧協作重大機遇,多層次、全方位開展扶貧協作,建立黨政領導互訪、幹部雙向挂職、專業技術人員交流機制;積極組團參加“津洽會”“天津消費扶貧五一展銷會”,舉辦了第五屆靖遠枸杞愛心扶貧採摘節(天津)新聞發佈會,和平區設立了靖遠農特産品銷售專區;加強勞務輸轉,培訓貧困勞動力1445人,輸轉到協作地區就業109人;深化攜手奔小康行動,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天津企業及單位累計向我縣捐錢捐物1106余萬元。不斷創新幫扶機制,深入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精準扶貧”“百企幫百村”等活動,開創了社會扶貧的新模式,進一步調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産業扶貧的極大熱情。

兩不愁 三保障 日子越過越舒暢

“兩不愁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係脫貧攻堅戰品質。靖遠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任務不輕,一些偏遠地區更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靖遠的實踐是:從扶“面”到扶“點”,從“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將政策、資金重點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集中力量推進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針對“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靖遠縣主動擔當,扛起全市近一半易地搬遷任務,“十三五”期間所有統籌安排1.84萬貧困人口易地搬遷安置及後續産業脫貧。統籌整合各類資金18億元,整村、整鄉推進搬遷,集中安排好住房建設、基礎配套、公共服務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在遷入地創造新的就業條件,在遷出區實施土地流轉、生態恢復等多元增收辦法,通過易地搬遷,佔全縣近三分之一的貧困群眾,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勞作,社區居住、園區就業”的脫貧夢。

2010年來,特別是2014年以來,為讓群眾住上安全房,靖遠縣全面完成9.77萬戶農房鑒(認)定工作,聚焦“四類重點對象”,採取維修加固、差異化補助等方式,加快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2014-2018年,完成農村貧困家庭危房改造9872戶,兌現補助資金12773.9萬元。2019年全面完成了353戶存量危房、18戶新排查危房、34戶衝刺清零危房改造任務,發放補助資金968.2萬元,實現了農村CD級危房的清零。

中午12時30分,靖遠縣東升鎮柴辛小學裏,剛剛吃過午飯的蒙玉鋒老師趕忙開始了送教到府的準備工作。按照“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要求,靖遠縣重點聚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群體,切實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兩免一補、營養餐計劃、特殊教育等政策;建立控輟保學月報制、跟蹤管理制、隨機排查制、定期督查制等制度,靠實“五位一體”的聯控聯保工作責任;積極開展義務教育有保障衝刺清零篩查工作,組織開展了“千名教師進萬戶”活動,全面完成了戶籍系統、學籍系統、扶貧系統三大系統間義務段適齡人口數據的核查比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全面實現了教育精準扶貧“義務教育有保障”的工作目標。

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靖遠縣還在醫療保障上下功夫,全面落實資助參保、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全覆蓋,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135121人,實際參保率達100%;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報銷比例達到91.2%。對患有25種重大疾病貧困患者實施集中救治跟蹤救治,確診登記重大疾病貧困患者1273人;累計管理四類重點慢性病貧困患者13976人。組建了433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簽約率99.94%。176個行政村按要求全部分類建設村衛生室,全部達到脫貧驗收標準,實現網上即時結報,配備合格村醫447人。

果蔬香 豬羊壯 脫貧致富奔小康

産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是解決農民增收的根本。沒有産業支撐,很難脫貧;缺乏産業帶動,增收難以持續。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靖遠縣北灣鎮花兒新村的溫室大棚裏,王萬紅正忙著採摘黃瓜,在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王萬紅基本上靠外出務工和種藥材維持生計,生活過的比較艱難。2017年,各級幫扶幹部因勢利導,幫助他發展起了蔬菜種植産業,短短兩年光景,他不但脫了貧,還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

在靖遠,像王萬紅這樣,靠産業脫貧的貧困戶還有很多。

靖遠縣按照脫貧抓産業、産業抓龍頭、龍頭帶合作社、合作社帶貧困戶的“兩抓兩帶”思路,拉開架勢構建産業體系,全力以赴推進産業扶貧,夯實了整縣脫貧摘帽的基礎。2014年至2019年,全縣已脫貧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均在6000元至7000元之間。

成績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産業扶貧中,靖遠縣不破樓蘭誓不還。2010年至2019年,縣上一方面加快構建産業體系,按照省上“六大産業”為主導和“五小産業”為補充的思路,優化調整90個貧困村主導産業,形成了“南部片區抓瓜菜、北部片區抓果畜”的發展格局,在沿黃灌區19個貧困村重點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産業,在北部山區9個貧困村重點發展肉羊養殖産業,在高揚程灌區36個貧困村重點發展枸杞産業,在乾旱山區26個貧困村發展硒砂瓜、大棗、中藥材、馬鈴薯等産業,構建起了“6+2”優勢特色産業體系,建成了高原宏萬畝枸杞扶貧就業園、新希望年出欄50萬頭生豬産業園、阿西婭萬畝生態牧場、劉川范窯脫貧産業園等一批種養基地,“靖字號”的農業品牌越擦越亮,現代農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另一方面強力推進達標覆蓋,紮實開展“兩園兩率兩節點”産業脫貧行動,制定出臺特色産業發展資金補助管理辦法,累計投入産業扶持資金3.48億元,建成脫貧産業園96個、特色産業園95個,確保貧困戶“一戶一座棚”或“一人五隻基礎母羊”或“一人一畝枸杞子”及其他特色産業達標覆蓋,産業達標率及覆蓋率均到達到100%。紮實推進農業保險工作,貧困戶農業保險實現全覆蓋。

圍繞脫貧攻堅抓産業,靖遠縣還在做大做強經營主體上下功夫,堅持“外引、內育、自建”,引進阿西婭公司、新希望牧業、仁博藥業等一批龍頭企業,扶持金杞福源、隴源農林、鼎鑫農業等一批本土企業,組建縣農業投資公司、文化旅遊業投資公司、東灣特色小鎮開發公司等國有公司,涉農龍頭企業達到124家,其中省級以上達到11家;建成並規範運營農民專業合作社1284個;另一方面實踐創新扶貧模式,堅持“多條腿走路”,探索走出了光伏扶貧、電商扶貧、旅遊扶貧的新路子;建成電商産業園1處、鄉級電商服務站18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148個,帶動發展電商企業252家、個體網店685家,線上年交易額達1.87億元;建成旅遊專業村11個,發展“農家樂”133家,帶動就業1800多人。

抓基礎 穩環境 百姓生活更愜意

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基礎。靖遠縣緊盯貧困村“水、電、路”等基礎短板,立足縣情實際,總結實踐自來水、集中取水、泉水截引、水窖、小電井等飲水模式,採取新建、改造、配套等方式,先後投入3.6億元,完成69項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成集中供水房226座,日供水能力3.8萬噸,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和行政村供水覆蓋率均達到100%。實行連片集中供水工程由基層供水站管理、單村供水工程和村級管網由所在鄉鎮監督村社管理、入戶管網受益戶自行管理的三級管護體系,確保工程長期穩定運作、充分發揮效益;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投資9016.29萬元對90個貧困村通電設施進行安裝改造,全面完成縣脫貧攻堅配電網工程,共改造低壓臺區215個,架設線路524.8公里,安裝配變206台,9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及所屬的各自然村動力電全部覆蓋;積極實施通暢工程、撤並建制村通硬化路等各類農村公路硬化項目,全面實現建制村通硬化路全覆蓋。

時間,是藍圖的見證者。截至2019年底,全縣退出貧困村87個(其中深度貧困村58個),貧困村退出比例96.7%;減貧30641戶13087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019年底的1.02%。2019年退出貧困村74個,脫貧8489戶35418人,剩餘貧困村3個、貧困人口1307戶4274人。靖遠大地上,貧困漸行漸遠,幸福越來越近。

十年來,靖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直未曾中斷,建設美好幸福靖遠已成每一位靖遠人心中的期盼,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小康”的號令下,50.36萬靖遠兒女必將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超常的責任擔當,勠力同心,繼續前行,用智慧和熱血、用汗水和忠誠,向黨和人民提交脫貧攻堅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