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受限于建築材料和水準,閎宇崇樓並不多見。但在南粵大地,曾有過四座建築被清代學者屈大均稱為“崇樓”。《廣東新語》記載:“廣州有崇樓四……在南者曰拱北,北曰鎮海,西曰觀海,在大觀橋上(今廢),中曰嶺南第一樓。”

       時過境遷,曾在明代與鎮海樓齊名的嶺南第一樓現藏身於幽靜的五仙古觀中,外觀為明朝鐘樓式建築,內部裝潢卻是清朝建築風格,其萬斤銅鐘、拱券門洞展現出古代先進聲學建築知識;而始建於晉代的拱北樓已不復存在,遺址于2002年被發掘,一個關於古都南門城樓跨越千年的故事開始被人知曉。

       嶺南第一樓

       名氣大:明代嶺南建築“雙璧”之一

       鎮海樓是廣州人熟悉的嶺南古建築。事實上,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嶺南第一樓與鎮海樓曾是嶺南建築“雙璧”,由於建於更早年份的明洪武七年(1374),其名氣還一度蓋過鎮海樓。

                                  俯瞰五仙觀,嶺南第一樓被綠樹完全庇蔭

       這兩座樓為何都被稱為崇樓?所謂“崇”,在古籍《爾雅》和《説文解字》分別解釋為“高也”和“嵬高也”,“崇樓”即是高樓。建在越秀山上的鎮海樓高五層,“崇樓”之名實至名歸,而兩層高的嶺南第一樓建在坡山上,對比起古代時周邊的低矮民居,“崇樓”之名也是貼切。

       如今,嶺南第一樓位於惠福西路的五仙觀大殿後方,為明代鐘樓式建築,高17米。首層面闊13.9米、深11.9米、高6.8米,堆砌的用料為紅砂岩石,有考古專家考證,該岩石與西漢南越王墓內巨石一樣,均可能採自番禺蓮花山。而樓正中開一個寬3.8米、深5.7米的拱券門洞,人站在門洞下,抬頭便見樓上懸挂銅鐘的內部,肅穆之感油然而生。據史料記載,嶺南第一樓曾在明朝萬曆年間重建,而第二層的木構架又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改建。

                                                         嶺南第一樓

       古銅鐘:巧用科學鐘鳴十里相聞

       沿著建築兩側的水泥階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四面開放式的木構方亭,重檐歇山頂、飾有鰲魚寶珠的正脊。木構方亭內,一口銅鐘高高懸挂。據了解,該銅鐘高3.04米,口徑寬2.1米,重約一萬斤,比嶺南第一樓建造時間晚四年,是廣東省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銅鐘。鐘體鑄有篆文“大明國洪武十一年歲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廣東等處承宣佈政使司鑄造”,而鐘底下建有方形豎井的直通門洞。

       據清代樊封的《南海百咏續編》記載,建樓的起因是為了“以壓勝海嘯,遂為闔郡雄鎮”。但有趣的是,正因為這口銅鐘,這座樓又被稱為“禁鐘樓”。“所謂‘禁鐘’,指的是不能隨便敲擊。”越秀區文博中心業務部主任何健飛介紹,相傳,只有在遇上火警、戰爭等災難時才能撞擊鳴鐘,無事時敲鐘會引發禍害。

       何健飛介紹,由於鐘口之下正對樓基中心的方形大井口,與券型門洞相通,形成一個巨大“共鳴器”,致使敲鐘時鐘鳴遠播,十里相聞。這樣巧妙的裝置,顯示古人掌握了先進的聲學知識,也被現代建築學家美名為“中國古代利用聲學建築鐘樓的典範”。

       萬斤銅鐘,到底用什麼吊起?如今,吊起大鐘的是一根特製的粗壯鋼筋,而大鐘下方也焊燒了兩根工字鋼,雙重“保險”是為了防止大鐘因意外事故墜落。但在沒有先進焊燒技術的古代,竟是一條細細的葛藤充當鋼筋的作用!據書籍《五羊古觀》記述,古人確實曾用一根細藤吊起銅鐘,但這根藤的來源卻無法考究,民間則傳是黃大仙的寶物或呂洞賓的法器。之後數百年葛藤一直吊著銅鐘,堅韌如初。

       到了清朝光緒年間八國聯軍侵華時,有一名英國商人聽聞葛藤之事,為了帶走這件“寶物”,他慫恿觀中道士用鐵鏈換掉葛藤,之後走到沙面江邊,想用江水洗掉藤上的灰塵,誰知葛藤一沾水就變成魚兒,奮力遊到西江去。有趣的是,時至今天,有熟悉廣府民間傳説的老人仍會説西江上游有一種叫“豬母葛”的細長魚兒,就是這根葛藤的化身。

                                                         萬斤古銅鐘

       仙人拇跡:白堊紀時期遺物

       在嶺南第一樓的東側不遠處,有一池原生紅砂岩石,內有長約4米,一大一小互相通連的兩個甌穴,合起來形似腳印狀,傳説為仙人留下的腳印,後人稱之為“仙人拇跡”。

       當代地理學家曾考證,“仙人拇跡”的紅色砂岩露頭形成時間為4萬年前至1500年前,經受著遠古時代珠江洪水期的流水沖蝕和穴下泉眼的泉水浸淫,是與恐龍活動同期的白堊紀時期的遺存之物。

       “現在池內的自來水都靠水泵抽入,定期更換。”何健飛説,晉朝時廣州城區的珠江寬達1500米,後來由於沙泥淤積,珠江岸線不斷向南退去,加上周邊地勢不斷升高,穴下的陀泉也枯涸,“雖旱不竭”的奇觀也隨之消失。

       與陀泉一起消失的,還有古跡“坡山古渡頭”。何健飛介紹,如今刻寫有“坡山古渡頭”的石匾被移至嶺南第一樓後方,石匾上壓有一塊巨大的太湖石。但在晉代,這樣的石匾放置在嶺南第一樓所處的坡山的山腳,是當時珠江北岸的渡口。

       關於“仙人拇跡”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民國時期,在仙跡池畔曾建有一所中山同鄉會小學,常有學生把小魚蝦放入池內,儘管從未投入飼料餵養,每年秋季學校總能撈出幾大桶魚蝦用作食堂加菜,味道十分鮮美,但若有人平時偷撈煮吃,食用者會腹痛難忍。

                                                              仙人拇跡

       拱北樓

       千年南門城樓遺址現鬧市

       門洞路面、石門檻、石門枕和門樓磉墩……自2002年6月拱北樓遺址在北京路地下重見天日,歷史的厚重與現代步行街的繁華交相輝映,不僅吸引無數遊人駐足留影,一個關於古都南門城樓跨越逾千年的故事也開始被人知曉。

       據了解,挖掘出的拱北樓遺址長32米,寬4.7米,距離地面1.8米及以上,共有層層疊壓的5層城樓的建築基址,分屬清代、明代、南漢至宋代多個歷史時期。

       “受限于寬不足5米的發掘面,只能依稀判別出不同時期的樓基情況。”何健飛介紹,因後代修路破壞,清代基址僅剩基礎墊土層和木樁孔;明代基址可看見西邊門洞的鋪石地面,還有一塊較完整的“抱鼓石”;南漢至宋代的基址有跨度不同的3層結構,挖出磚鋪路面、門枕石等遺跡。

       始建於晉代曾五建五毀

       拱北樓原名為清海樓,大概始建於晉代。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嶺南官署位於今天的南越王宮遺址內,官署對出是北京路一帶,當時的清海樓為南門城樓,位於現北京路與西湖路相交處稍北的位置,珠江江岸約在惠福東路以南。

       南漢王朝時期,由於統治者劉隱下令拓寬廣州城,在清海樓上建了瞭望樓,上面挂匾額並題字“清海軍節度使府”。當時若站在樓上朝南邊遠眺,可見“大檻飛軒,高明式敘,崇其棟宇”,一條大道直達江岸。到了宋開寶四年,正值南漢國被北宋滅亡之際,劉氏王朝下令在廣州城到處縱火,清海樓也不能倖免。之後的北宋和南宋時期,清海樓又得到重建和改建。宋淳祐甲辰年(1244年),時任廣南東路經略安撫使的方大琮大規模改建清海樓,讓其“改雙闕為雙門”。

       據史料記載,南宋改建後的清海樓坐北朝南,基座以石砌,外加磚,廣為31.95米,深13.52米,樓高為7.06米,以堅木作柱,東西兩面開兩門以利通行,樓兩旁建有翅樓,翅樓前有二亭。正因為當時這座樓雄偉壯觀,雙門高聳,附近店肆和民房都居其下,從此流傳出“雙門底”的地方稱謂。

       青海樓之後歷經數百年,到康熙年間因巡撫李士楨題字“拱北樓”而易名,寓意“環衛北辰、四方歸順”,拱北樓之名也由此開始。到了民國初期,為修築馬路,歷經五次修建的拱北樓被正式拆除,自此徹底消除在人們的視野中。

 

                                       拱北樓遺址就在繁華的北京路上

       知多d:鎮海樓和大銅鐘都出自明朝人朱亮祖之手

       很多市民都熟知,古代建造鎮海樓的原因是“以壓紫雲黃氣之異”,但甚少人知道的是,無論是鎮海樓的興建,還是嶺南第一樓大銅鐘的鑄造,均與明朝人朱亮祖有關。朱亮祖是誰?閩劇《洪武鞭候》和秦腔 《番禺令》都以他的生平作為故事原型。原來,朱亮祖原是元朝時一位農民起義將領,兵敗後投靠朱元璋,為後者打江山出過不少力,後來成為明代開國元勳,封永嘉侯。據史料記載,建造嶺南第一樓的是“左遷廣東行省參政”的汪廣洋,但他還沒來得及鑄大鐘,就被朱元璋“復召為左御史大夫”。之後,代而鎮守的朱亮祖接力,于洪武十一年(1378)鑄造大銅鐘,“以壓勝海嘯,遂為闔郡雄鎮”;于洪武十三年(1380)建鎮海樓,“以壯三城之觀瞻而奠五嶺之堂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