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嘛,為啥不去看腦科,倒讓我去看血管科?”頭暈嘛,為啥不去看腦科,倒讓我去看血管科?”年過七旬的顧大爺近日到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就診,醫生讓他到心血管科診療,這讓他疑惑不解。經檢查,顧大爺的左側頸動脈內膜增厚伴斑塊形成,硬化斑塊阻塞引起左側頸總動脈管腔超過85%的重度狹窄。通過實施手術後,老人又重獲健康。

 

 

那麼,頸脈狹窄是什麼病?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血管外科李學東主任介紹,頸動脈是把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血液中的脂質沉積在血管內壁上形成粥樣硬化,而粥樣硬化就像自來水管內側的水銹一樣越來越厚,最終使血管越來越狹窄,血流量越來越少。

更加可怕的是,它有可能會被血流衝脫落,這些小碎片將會進入大腦、四肢或者體內各個器官的血管裏,一旦堵住了關鍵的血管,輕則手腳乏力,重則中風腦梗。這種“粥樣硬化”,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是冠心病;而發生在頸動脈,就是本文所説的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和腦卒中關係密切,卒中目前已成為我國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而頸動脈狹窄和缺血性腦卒中關係非常密切。研究發現,在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5%的患者中,一年之內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為10.5%,五年內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高達30%~37%。

 

 

治療方式有哪些?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就是將動脈壁上的“水銹”剝下來,恢復其原本的血管通道。另一種是頸動脈支架(CAS),就是放一個支架進去,把狹窄的頸動脈撐開,同樣能夠達到恢復正常血流量的目的。

根據2011年美國血管外科學會顱外頸動脈疾病的處理指南,對於頸動脈狹窄程度> 60%的無症狀患者以及狹窄程度> 50%的有症狀患者,在手術風險不大的情況下,推薦首選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其餘可以選用頸動脈支架;而狹窄程度< 50%的患者,更傾向於藥物保守治療。

 

高危人群有哪些?

◆年齡50歲以上,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患者;

◆血壓高且常伴有頭暈等腦缺血症狀的患者;

◆以往或現在有小卒中的患者;

◆有腦栓塞現在症狀基本恢復的患者。

 

怎樣預防?

最重要的就是從源頭上控制好“三高”,同時儘量戒除煙酒。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控制飲食、少油鹽辛辣、多清淡蔬果,同時增加運動、保持良好身材,也就是俗稱的“管住嘴,邁開腿”。頸動脈狹窄臨床表現有時並不明顯,但後果卻很嚴重,因此早期診斷和定期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數據來源:搜狐健康

 

專家提醒

李學東主任表示,期吸煙,有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血脂這些高危因素以及患有心臟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出現腦部缺血症狀(耳鳴、眩暈、黑矇、視物模糊、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症狀);眼部缺血表現(為視力下降、偏盲、復視等);一過性局部神經功能喪失(表現為一側肢體感覺或運動功能短暫障礙、一過性單眼失明或失語等,一般僅持續數分鐘,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等情況的時候,應該及時接受頸部血管檢查,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應儘快積極治療。

 

科室介紹

為適應醫學事業的發展,完善學科建設,提高濱海新區血管外科治療水準,泰心醫院于一年前成立血管外科。醫院購置先進治療設備,配置複合手術室,使該科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可以使用兩間複合手術室的醫學中心。一年來,血管外科已成功實施頸部血管、內臟血管、肢體血管、主動脈、腔靜脈及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治療等各類血管外科手術300余例,其中下肢動脈斑塊切除術、下肢動脈血栓抽吸術及下肢動脈藥涂球囊治療均為濱海新區首次開展。

該科醫護人員以精湛的技術及貼心的服務贏得了患者的稱讚和信賴,做到無差錯事故、無醫療糾紛、無患者投訴,體現了高超的醫療技術和護理水準。血管外科團隊將一如既往地在醫、教、研、管各方面不斷進步,為濱海新區及周邊地區的病患服務,為提高濱海新區及天津市的血管外科水準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