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們企業和天津職業教育共同迎來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讓天津聖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所庫興奮的,是前不久天津市政府辦公廳發佈的一份文件──《關於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激發職業院校辦學活力的指導意見》。這是全國首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地方性指導意見。“可以説,這個文件的出臺,是我們企業期盼已久的,我們會借此契機加速與天津職業院校深度合作,建立戰略性新興産業特色人才培養二級學院混合製模式,為天津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魏所庫説。

       天津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説:“這份指導意見中明確了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八種形式,歸納起來就是八個鼓勵。第一是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資金、土地、裝備、技術、人才等多種要素投資職業教育。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並享有相應權利。第二是鼓勵行業、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行業、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鼓勵職業院校引進行業、企業建設兼具生産與教學功能的實訓基地。第三是鼓勵職業院校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天津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鼓勵職業院校按照市場導向、利益共用、合作互贏的原則,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第四是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承租、託管等方式,參與職業院校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與職業院校採取多種形式合作舉辦二級學院。第五是鼓勵社會力量與職業院校共同開發急需專業和新興專業,優化傳統專業,建立重點産業技術積累創新聯合體。鼓勵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建技術工藝和産品開發中心、實驗實訓平臺、技能大師工作室。第六是鼓勵社會力量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設職業教育基礎設施。鼓勵職業院校引入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共同實施學校重大項目建設。第七是鼓勵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獨立設置的非營利性或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鼓勵社會力量、民間資本通過捐助、購買等方式,改造辦學活力不足的職業院校。第八是鼓勵境內外資本、機構、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要求,積極參與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鼓勵職業院校與世界高水準同類學校在專業、課程、教材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

       在天津教科院職業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楊延看來,該文件的出臺是天津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重大舉措,“它的實施將極大地激發職業教育的辦學活力,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營造出全社會關心,人人參與的氛圍,也將有力推動天津職業教育優勢不斷地放大做強。”楊延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