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世界一流”這樣建! 深圳佈局光明科學城建設

在人們的既有印象中,處於深莞交界處的深圳市光明區曾是一片農場,發展相對滯後。

近兩三年來,一場由內到外的蝶變,正逐漸顛覆人們對光明的既有印象——規劃總面積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學城,以“科學+城市+産業”為發展規劃,以“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為空間格局,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學城。

在光明科學城謀劃建設兩週年之際,深圳送上政策“大禮包”。4月14日上午,深圳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消息,根據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制定市級層面支援光明科學城的意見。近日,經市委市政府審議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援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實施。

新聞發佈會現場。來源:深圳光明微信號

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支撐“雙區”“雙中心”建設

光明科學城位於深圳北部,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交通便利、生態優美,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以“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為空間格局。

“一心”即光明中心區,按照“科學之都、灣區之芯、綠色之城”的建設目標高起點謀劃。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館(新館)、佔地超過2平方公里的科學公園等一批未來城市地標集中落戶光明中心區,建成後將成為光明科學城的綜合服務配套區和深圳北部的“城市心臟”。

“兩區”即裝置集聚區和産業轉化區。裝置集聚區是光明科學城的核心區域,將重點佈局大科學裝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創新集群“三大集群”,産業轉化區以光明鳳凰城為基礎,培育和佈局未來新興産業。

規劃圖。來源:深圳光明微信號

去年2月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灣區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離不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個關鍵和核心的支撐。去年8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近期,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是繼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和北京懷柔之後,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大灣區尤其是深圳的高看一眼和厚愛三分。”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説,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無比珍惜中央賦予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大機遇、重要使命,主動策劃,繼前海之後又精心謀劃了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系列重大平臺。其中,光明科學城可以説是“無中生有”的傑作,一步一步從概念到規劃,再到現實,應時而生,應勢而成。

曾堅朋表示,此次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若干意見》,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充分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戰略意圖,從全市層面統一思想,搶抓機遇,集中資源,整合力量,主動作為,全力支援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有力支撐“雙區”和“雙中心”建設。

努力實現科技創新與城市建設的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若干意見》站位高、政策新、措施實,共十個部分,主要包括總體要求、面向産業需求構建綜合科研體系、集聚全球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支撐高品質發展的新興産業、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加強規劃管理和空間用地保障、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公共服務配套供給、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組織保障體系等內容。

《若干意見》全面部署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需開展的重大任務,在科技創新全鏈條的各個階段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在高品質城區建設的各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設計劃,努力實現科技創新與城市建設的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規劃圖。來源:深圳光明微信號

曾堅朋介紹,《若干意見》的主要亮點可以歸納為構建新體系、催生新成果、打造新平臺、建立新機制和開創新局面等五個方面。

一是構建産學研深度融合創新的科技研發新體系。借鑒國內外知名科學中心的建設經驗,《若干意見》提出光明科學城將面向産業需求構建綜合科研體系,以産業需求為導向,系統佈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産業諮詢高端智庫,強化服務産業、成果轉化導向,提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效率和共用水準,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創新。

二是催生實現重大科學突破和引領産業發展的新成果。大灣區擁有高度市場化的優勢和雄厚的産業基礎,《若干意見》提出光明科學城將緊扣大灣區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要求,培育支援高品質發展的新興産業,依託高水準綜合科研體系,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設以科研經濟為主導的新型産業園,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試轉化基地和製造業創新中心,催生能夠取得實際應用效果的標誌性成果。

三是打造全球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匯聚交流的新平臺。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若干意見》提出光明科學城將建立健全高水準人才引進管理機制,推行精準引才創新舉措,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集聚全球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人才高地。

四是建立充分激發創新要素活力的科技管理新機制。光明科學城建設除了打造科學研究的“硬條件”之外,還將積極營造制度創新的“軟環境”。《若干意見》提出光明科學城將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作模式,科研項目經費改革,智慧財産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新路、形成示範。

五是開創産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深度融合的新局面。産城融合已成為現代科學城建設發展的趨勢,《若干意見》從資金和空間保障、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供給等方面提出系列創新舉措,全面提升光明科學城的城市功能和品質,實現産城融合發展。

以主陣地作為加快推進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

從國內外建設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經驗來看,很關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科技創新要素和資源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形成集聚度、顯示度。因此,光明科學城承擔著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的重要使命。

根據《若干意見》,光明科學城的規劃建設將分三步走,達成三個目標:

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級科學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初具雛形,國際一流大學和一流科研機構建設加快推進,成長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度國際化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形成學科與功能佈局合理、性能水準全球領先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産業集群;

展望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中心,持續産出大量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策源地,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引擎。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世界一流”這樣建! 深圳佈局光明科學城建設)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