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丨看,浐灞正打造西安“外灘”
今年是浐灞生態區成立15週年,作為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桿和典範8月13日,浐灞生態區被《西安日報》頭版聚焦。對“生態治理和建設經驗”進行了深入報道,未來還將全面、深入聚焦這個西安生態樣板。
“前段時間看了音樂紀錄片《大河唱》講的是黃河流域秦腔、評書、花兒等民間文化的衰落,那些農業文明時期産生的藝術,在現代社會的落寞不可避免,但河流不會落寞,總在新時代唱著新時代的新歌。就像我生活在浐灞生態區在浐河、灞河兩岸,我時刻可以感受到一種現代文明的生機勃勃、蓬勃發展,這種力量,正讓浐灞河再次走向重生,走向輝煌!”7月30日晚,涼風習習,在灞河左岸一家飯店的觀景平臺上,望著遠處長安塔發出的七彩炫光,喜歡思考的青年王青瑜深有感觸地説。
作為一個喜歡河流、喜歡自然的人,他已經在浐灞生態區工作、生活了10年,喜歡這裡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這裡的感覺就像江南水鄉一樣,此時的燈光秀讓人感覺到好像在上海的外灘!”王青瑜説。
其實,這樣的感覺許多西安人都有。而把浐灞河兩岸變成西安的“外灘”也是浐灞生態區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柔性治水讓生態流入城市
“文明與荒蕪,往往僅有一水之隔。在浐灞,‘水’的地位特殊。水生態修復後,浐灞以‘水’為載體,深入挖掘水的生態、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功能價值,讓河流‘活’起來。價值取向決定行為,通過開發水的綜合價值,也造就生態區的‘五位一體’身份。”談到浐灞河對於浐灞生態區的意義,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意味深長地説。
何謂浐灞生態區水的“五位一體”的身份?
生態區的水,首先是涵養物種的水。通過挖掘生態價值,浐灞河成為優質生態産品“供給者”。浐灞河治理的1.0版本,通過實施“截污、圍湖、修堤、增綠、碧水、美景”六大生態工程,解決浐灞“河流污染、垃圾圍水、沙坑遍佈”三大生態災害。浐灞河流水質恢復後,“水”涵養物種的功能再現,浐灞生態區開始了河流治理2.0升級版,通過對濱河環境美化、産業佈局、城市景觀進行統一規劃,科學劃定河道沿線功能區劃,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人水和諧的濱水城市空間。如今,浐灞生態區河流濕地覆蓋率15%、林地覆蓋率18%,大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6700單位。生態區內植物由 144 種增加到 201 種,鳥類由 65 種增至 206 種,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
生態區的水,還是蘊含經濟價值的水。通過保護性開發,浐灞成為“兩山理念”的“踐行者”,“水”成為生態區土地增值和招商引資的重要招牌。
生態區的水,也是具有社會價值的水。通過公益性利用,浐灞成為綠色惠民的“奉行者”。沿浐灞河建成的濱水廊道,成為居民休閒場所,各類賽艇挑戰賽、徒步大會等體育項目,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重要方式。
生態區的水,更是歷史和文化的水。通過再現古時場景,浐灞成為歷史文脈的“傳承者”。近年來,生態區一直進行水域文化的挖掘、創新與傳播工作,圍繞《駝鈴傳奇》《中華千古情》,弘揚絲路精神;將唐朝“關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風雪”等文化符號,以街邊雕塑等形式融入城市日常場景中;建設和恢復浐水浮光、蘆蕩驚鴻、鳶飛魚躍的生態環境。
生態區的水,也是具教育功能的水。通過傳播生態文化,浐灞成為引導行為轉變的“教育者”。利用報紙、網路等宣傳水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組織“浐灞小水滴”等現場活動。同時,浐灞管委會以河長制為契機,聘請市民河長、專家河長和企業河長。打造自然環境教育基地,利用距離城市較近的優勢,加強科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濕地科普教育基地、生物多樣性教育基地、水環境教育基地。
水岸經濟開啟西安“外灘”時代,水清碧如黛,柳綠隨飛舞,如今的浐灞生態區處處可見水波粼粼、鴻雁齊飛,魚翔淺底的江南景象,浐灞河的水上盛景也讓“水岸經濟”在西安的東部有了發展的空間和基礎。
“水岸經濟是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興起的一種生態經濟發展現象,其主要依託城市水域資源,結合生態和文化資源,引領相關産業集聚發展,形成城市發展新高地的一種濱水經濟模式。浐灞現在提出‘水岸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考,打造具有浐灞特色的‘兩河四岸-濕地生態-會展酒店-大美浐灞’的‘水岸經濟’發展模式,以期‘水岸經濟’成為浐灞生態區經濟發展的統領,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有力舉措。”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門軒告訴記者。
去年5月份,《西安浐灞生態區水岸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發佈,規劃了浐灞水岸經濟的發展戰略和路徑。提出依託兩河四岸水岸生態、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和世博園文化三大特色平臺,著力發展以會展、酒店和旅遊三大特色産業等為代表的新興服務産業集群,打造産業供應鏈核心節點;並通過水岸經濟、綠色生態産業引領大西安創新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自貿片區+領事館區+絲路國際文化交流核心區平臺優勢,培育支柱産業聚集區發展總部經濟,建設絲路文化交流合作引領區、産業生態綠色發展示範區和國家創新城市發展試驗承載區。
藍圖繪就,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岸經濟正在沿著浐灞河延伸生長,美麗的浐灞新岸線正在西安城東勾勒出最具活力、最為璀璨的西安“外灘”。
“青山綠水”鑄就“金山銀山”
2018年,浐灞生態區累計獲得8項中國會展業殊榮今年坐落在浐灞的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將填補西安市無10萬平方米以上的室內展館空缺,提升西安乃至西部區域會展産業發展水準成為國家級“絲路國際展覽中心”,未來,這裡將會是一個會展名城。
今年5月24日,浐灞生態區高品質酒店群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現場集中開工建設11家高品質酒店,計劃總投資近70億元,展示了高端酒店業在浐灞的迅猛發展勢頭。 據介紹,浐灞生態區沿浐灞河岸線“一體兩翼”佈局,規劃建設高品質酒店群。按照計劃,將在2021年底前累計投運高品質酒店13家,2023年底累計投運16家。
全域景觀化、重點區域花園化,是浐灞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深入,也推動著浐灞生態區的全域旅遊化。除了西安世博園、浐灞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景區,近兩年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宋城中華千古情等多個大型文化旅遊項目落戶和建成,2018年接待遊客2900萬人次,浐灞生態區已經成為西安旅遊新的熱門目的地。近日又傳來消息,新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建設選址西安世博園。相信隨著新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建成,將再次引爆浐灞旅遊業的大發展。
“在市委、市政府超前謀劃下,我們從2004年開始以浐、灞河為嘗試和先導,對城市河流治理、生態環境改善進行了多方面探索,15年來浐灞生態區的‘治水’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今,隨著浐灞全力打造水岸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浐灞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雙翼齊飛,相信我們將用‘青山綠水’鑄就更大的‘金山銀山’。”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説。
來源:浐灞生態區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媒體聚焦丨看,浐灞正打造西安“外灘”)